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德育与班级管理电子版 > 第四 学校德育环境管理(第2页)

第四 学校德育环境管理(第2页)

良好的校风班风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和约束的作用,能逐步促使集体中的成员的行为、态度等趋同于校风班风体现出的价值规范。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环境的建设,加强对班级团体舆论的正确引导。

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通过多种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其次,要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生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最后,强化学校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管理。学校领导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态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等各方面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全面发展,营造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五)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在青少年道德养成的过程中,老师是他们的榜样,是他们成长的引路人,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程度。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也要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彼此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促进者与成长者。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形成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通过多途径多方式促进学生社会文化发展及道德水平的提升。

[案例3-2]

学校德育工作案例分析

长期以来,我校德育工作中忽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在校遇到教师不问好、不让路,遇到客人视而不见,上级领导下到班级检查毫无反应。学生的表现大大有损于学校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在学生礼仪教育方面的严重不足。为了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学校在学期初确定本学期德育工作中心为“创建和谐校园”,并将三月定为“知礼仪、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月。

(一)指导思想

教育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总体目标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文明的万宝中学。

(三)基本任务

1。加强对师生安全教育,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2。加强学生知礼仪、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四)实施方法、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王顺艳

副组长:孟庆楼,孟凡利

组员:徐淮昌、王刚、常凤玉、孟令琴、姚连玉

2。创建和谐校园方法步骤:

(1)制订方案,动员部署阶段(2007年3月1日—2007年3月20日)

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书。

(2)具体实施阶段(2007年3月21日—2007年7月1日)

学生知礼仪、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由政教处、团支部负责实施;“书香校园”工程由教导处负责实施;“知荣辱学做人,争做文明好少年”主题教育由政教处负责实施。

(3)总结提高阶段(7月初)

各班要对这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相关的总结材料、宣传资料、图片资料、活动照片等上交到校长室。学校对此项教育活动进行全面总结。

(五)具体安排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