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 任务二 会计科目设计的内容与方法(第2页)

任务二 会计科目设计的内容与方法(第2页)

3。生产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此类业务主要发生在工业企业。工业企业从事的生产业务就是耗费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并将其价值随着生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形成产成品。主要业务有:耗用各种材料;支付职工工资和各种费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分摊预提生产经营费用;计算产品实际生产成本;产品完工入库。所以,生产业务应当设置的科目,除“银行存款”“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科目,还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一些其他科目。

(1)各种费用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有些是为生产某种产品发生的直接性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有些是为生产几种产品发生的直接性费用,需要一定的归集和分配方式,在几种产品之间合理分摊;还有些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按照制造成本法的要求,它不构成产品成本,而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在工业企业里,应当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三个会计科目,分别核算上述三种不同性质的费用。

(2)工资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的工资业务,既包括工资的结算,又包括工资的支付。结算分配工资引起成本费用的增加,由于工资的结算和支付一般不在同一时间,成本费用增加的同时会形成企业对职工的工资性债务;支付工资会减少企业的债务,同时引起货币资金的减少。因此,工资业务除设置前面涉及的费用成本和货币资金科目外,必须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和工资发放情况。

(3)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及减值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意味着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本应在“固定资产”科目反映,但为了使“固定资产”科目按原始价值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以便考察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决定其报废、更新时间,加强计划管理,应当设置“累计折旧”会计科目,专门核算固定资产因使用而磨损减少的价值,并与“固定资产”科目对比,随时了解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

对因捐赠、出售、毁损或报废等原因处置固定资产的业务,还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

(4)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科目设计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长期资产,能在较长的时间里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无形资产通常也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它所具有的价值的特权或权利总会终结或消失,因此,企业应将入账的无形资产在一定年限内进行摊销。其价值转移采用摊销方式,摊销额直接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记入“无形资产”科目。对于企业应负担的自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应设置“管理费用”科目;出租的无形资产及相关的无形资产摊销价值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5)完工产品的会计科目设计

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工入库后,需要对库存产品的实际成本加以反映,因此应当设置“产成品”会计科目,核算各种产品的入库、出库和结存情况。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产成品的日常核算,还应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核算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和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并与产成品科目一起,反映库存产品的实际成本。

对于已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仓库但须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应当计算其实际成本,因此必须设置“自制半成品”会计科目,专门核算企业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4。销售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销售业务发生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材料,对外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以及转让无形资产等业务,主要包括:销售业务发生取得收入;结转销售成本;支付销售费用;计提销售税金;结算因销售而引起的债权业务等。

所设置的收入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支出科目有“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其他业务成本”“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各收入科目贷方反映增加数,借方反映减少和转入损益科目数;各支出科目借方反映发生数,贷方反映减少或转入损益数。期末收支科目均无余额。

(1)销售收入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的销售收入按照所销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实现的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包括销售材料、让渡资产使用权及其他非主营业务收入)两类。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予以反映;对于其他业务收入,应设置“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予以反映。此外,企业如果有代购代销业务或包装物出租业务,则有关手续收入和租金收入,应由“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予以反映。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应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以反映企业因销售而发生的增值税额。

(2)销售成本、费用的会计科目设计

销售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业务中应结转的商品销售成本、应负担的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销售成本的结转除涉及前面提到的“库存商品”会计科目外,还应设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会计科目。企业应负担的各项销售费用,除涉及“现金”“银行存款”科目外,还应设置“销售费用”科目;企业按当期实现的销售收入计算本期应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因此,应设置“应交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3)结算债权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发生的销售业务按结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现销和赊销两种类型。对于赊销,企业不能在销售时收回货款,形成企业债权,因此,应设置“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科目予以反映。如果企业发生的预收款销售业务较多,还要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

对于企业因其他原因形成的债权,如企业拨出的备用金,各种赔款、罚金、暂付押金以及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还应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予以反映。

企业应在期末分析各种款项的可收回性,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按照一定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因此,还应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反映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并与“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比较,以反映应收款的净额。

此外,若企业采取分期收款的销售方式销售商品,为了反映企业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准确计算每期实现的销售利润,还应设置“发出商品”科目;若企业有委托其他单位销售商品的业务,还应设置“委托代销商品”科目,以反映企业委托其他单位销售商品的成本。

5。投资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此类业务发生的原因是企业为获得收益或扩展经营而对外投资,结果是企业获得以货币资金、债权、无形资产或实物等转化的短期或长期投资。主要业务有:对外投资,按被投资方的经营成果确认投资收益和实际收到、收回投资等。因此,要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科目,分别核算以上业务。

(1)投资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的投资按照投资期限不同,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种。短期投资是指投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投资;长期投资是指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投资。为此,企业应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由于企业在购买股票时,可能会出现股票买价中包含发行方已宣布发放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因此,应设置“应收股利”科目,反映在购买时发生的应收取的股利。

(2)投资期内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对外进行投资,其目的是赚取投资收益,为此,企业还应设置“投资收益”会计科目,以便反映企业每一项投资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亏损。

6。利润计算和利润分配的会计科目设计

此类业务发生是因为企业需要计算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润和对利润进行分配,即企业实现的利润在关系人之间分配。主要业务有:各项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结转;所得税和各项税金的提取;盈余公积的提留;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1)利润计算的会计科目设计

①营业外收支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的收支业务,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其他业务成本)业务外,还会发生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业务。当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无法支付应付账款等业务时,要设置“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增加企业的利润;当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计提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或发生非常损失时,要设置“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减少企业利润。所以,应设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分别核算上述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业务。

②利润计算的会计科目设计

因为企业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分别在不同的科目核算,所以为了明确企业全部的利润或亏损总额,必须设置一个会计科目,将企业的全部收入和支出从有关的科目转入该科目,计算出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所以,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

③净利润计算的会计科目设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