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学管理的理性是指什么 > 第二 管理是有方法的 分科学三分艺术(第1页)

第二 管理是有方法的 分科学三分艺术(第1页)

第二节管理是有方法的:分科学三分艺术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厉以宁

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彼得·德鲁克

一、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人类的管理活动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虽然出现非常久远,但真正形成系统的近代意义上的管理理论却仅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这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一)古典理论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三位,分别是泰勒、法约尔和韦伯。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弗莱德里克·泰勒(Fredrick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把管理看作科学并且强调管理者作用的第一人。正是由于他对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的贡献给20世纪工业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管理思想的代表作是于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认为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要提高效率,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其精髓就在于“精细化”“标准化”“数量化”。[1]泰勒通过长期对一线工人工作场景的观察,为每项工作都制定了标准化的工作程序,为工人制定了每天的工作定额,实行计件工资制。这样就实现了工作程序的“精细化”“标准化”“数量化”。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分析工作任务,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这一系列举措使得管理成为科学的一次质的飞跃。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科学管理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如今,在很多的现代经济组织中仍有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的影子。

2。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1841—1925)是法国科学管理专家,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管理学先驱之一,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其管理思想的代表著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在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中,他重点论述了管理的五大职能和十四项原则。

(1)管理的五大职能

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是为了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而制订行动计划;组织(动词)就是将实现组织(名词)目标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各要素整合到一起;指挥是使组织中的人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发挥各自的作用;协调是连接、联合、调和组织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及力量;控制是注意一切是否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展开。

(2)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第一,分工原则。法约尔认为,分工不仅适用于技术工作,同时也适用于管理工作,通过分工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二,职权原则。职权原则包括“职责”和“权力”两部分,在法约尔看来,管理者既拥有命令下级的权力,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二者是一对孪生物。为了贯彻这一原则,法约尔非常强调有效地奖励和惩罚制度。

第三,纪律原则。纪律是一个组织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而良好的纪律是有效的领导者造就的,因此,他认为制定和维护纪律最有效的办法首先就是要有好的领导;其次要有明确而公平的协定;最后还要有相应的惩罚。

第四,统一指挥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每一个下级应当只接受来自一位上级的命令,否则就会出现混乱。

第五,统一领导原则。每一个具有同一目标的组织活动,应当在一位领导人和一个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即一个下级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它与统一指挥原则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统一领导原则讲的是组织机构设置问题,即一个下级不能有两个直接上级;而统一指挥原则讲的是组织机构设置后的运行问题,即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一个下级不能同时接受来自两个上级的命令。

第六,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按照这个原则,任何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不应当置于组织的整体利益之上。为实现这一原则,首先领导人要有好的榜样;其次,领导人与组织成员之间要签订公平的协定;最后,还要有认真的监督。

第七,报酬原则。即对工作人员的服务必须付给公平的工资。法约尔认为在考虑组织成员的报酬时要考虑两个因素:首先是组织成员的最低生活消费和组织的经营状况,这是基础;其次再考虑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对于报酬方式,法约尔强调公平性、激励性和合理性。

第八,集中原则。集中原则指的是组织中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的尺度问题。影响一个组织权力集中与分散程度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领导者的能力;另一个则是领导者对于发挥下级人员积极性的态度。

第九,等级制度原则。从最高层管理机构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直线职权代表一个等级链,这个等级链既是信息传递路线,同时也清楚地表明下级要接受上级的命令并对其负责。等级链在保证组织内信息沟通畅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沟通效率低下的隐患。

第十,秩序原则。秩序原则包括物品的秩序原则和人员的秩序原则,每件物品都要放在它应该放的位置上,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要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确定适合其能力的工作岗位。要做到以上两点,管理人员就要对组织的资源与需要有确切的了解。

第十一,公平原则。为了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法约尔强调管理者应该公平地对待组织成员。

第十二,人员的稳定原则。组织成员要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就需要时间来熟悉工作,熟悉工作环境,并与组织成员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这也就是所谓“人员稳定原则”。人员流动率大的组织是低效率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做好人事计划,确保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第十三,首创精神原则。组织成员自我价值的满足是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因此,允许成员发起和实施他们的计划将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十四,团结精神原则。提倡团队精神将会在组织中建立起和谐与团结的关系,而这恰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3。韦伯的行政组织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曾任教授、政府顾问、编辑等职,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研究,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行政组织理论上,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与泰勒、法约尔共同成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更有人将其与杜克海姆、马克思一起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其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韦伯认为行政组织是“对人群进行控制的最理性的、众所周知的手段”,是对员工进行强制性管理、提高组织的劳动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最合理手段,据此,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应该具备以下六个特点。

(1)明确的职位分工。对于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的权力和责任都应有明确的规定。

(2)自上而下的权力等级系统。组织内的每一个职位,均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级链。

(3)严格遵守制度和纪律。组织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

(4)理性化的行动准则。在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为准则,不受个人情感和喜好的影响。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