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花朵 > 第十八章 自信 五大步骤养出自信满满的孩子(第2页)

第十八章 自信 五大步骤养出自信满满的孩子(第2页)

父亲有些生气了:“别想拿钱去买那些毫无意义的玩具,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睡觉。你为什么这么自私呢?我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这你根本无法体会,我没有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孩子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父亲生气地坐在客厅里。过了一会儿,他心里平静了下来,觉得刚才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孩子的房间,发现孩子正躺在**,他悄悄地问道:“你睡了吗,孩子?”

“爸爸,还没,我还醒着。”孩子回答。

“对不起,我刚才对你太凶了”,父亲边说边将钱递给孩子,“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你已经有钱了,为什么还要?”父亲又有些生气,他不知道这个孩子今天是怎么了。

“因为在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小孩回答。

“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儿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可以吗?”

父亲看着孩子那期望的眼神,不由得眼睛湿润了。

和爸爸一起吃顿晚饭,这是多么稀松平常的小事,可对孩子来说却是期盼已久的大事。很多父母为孩子舍得大把花钱,却不舍得花一点时间;有些父母虽然花了时间,却并没有真正全身心投入。对孩子而言,如何确信父母是爱自己的?不是玩具,不是衣服,更不是各种培训班,而是陪伴,这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

高品质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的第二个重要来源。缺少陪伴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因此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过于敏感、压抑,在创造性、自制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很多孩子长大后,明明在外人看来有很突出的一面,但依然会因为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从而各种折腾,将自己好不容易努力得来的好日子搅和得一团糟。比如明明拥有了一份还不错的事业,却无法坚持;明明找到了一个心仪的另一半,却难以维系持久的关系。

如何进行高品质的亲子陪伴?你只要掌握三个基本原则就行。

第一,真诚。孩子都是敏感的,不要敷衍孩子,不要心不在焉,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放下所有心头事,全身心地投入与孩子共处的亲密时光里。

第二,代入。把自己当孩子,把陪孩子当作重走一回童年路,你就不会觉得无聊和幼稚,反倒体验到的是童真和童趣。

女儿两岁时,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在家里顶着枕头满屋子乱跑,边跑边喊“下雨啦!下雨啦!”我看到之后便也加入她的队伍,头顶一个大枕头,跟在她后面跑,边跑边喊“打雷啦!下雨啦!小宝宝快回家啊!”有了我的加入,她玩得特别兴奋和满足,而我,也乐得借此释放一下工作的压力。

第三,有趣。发挥你的幽默和创意,和孩子多互动,用游戏、竞赛、表演等方式让过程变得更有趣好玩。

幼时每次和女儿散步,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数汽车,我陪着她一边走一边数小区里的汽车数量。她不愿意继续走时,我就和她比赛看谁先到达前面某辆特定颜色的汽车那里,这往往会激发她的活力。女儿大点后,我们开始玩找车位,顺便认识每个车位前的编号数字、车牌号码。再后来,我尝试带她边走路边观察周边事物,围绕看到的事物即兴编故事接龙。如此一来,很简单的散步活动,运动、数数、认颜色、认数字、认字母、认汉字、语言发展,全都有了,正所谓“用心处处皆陪伴”。

围绕这三个基本原则展开,陪孩子的形式其实是极为多样化的,不用刻意拘泥于某一种。对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干什么,而是和谁在一起、怎么干。聊聊天,读读书,一起运动,一起游戏玩耍,一起做个手工、做点家务等,都是很不错的方式。对于幼儿,再加最重要的两项陪伴:陪洗漱、陪睡觉。

如果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父母要学会抓大放小。6岁前,陪洗漱、陪睡觉、亲子共读,这些事情一定要亲自承担,前两者对建立孩子充分的依恋和安全感至关重要,后者则能激发学习兴趣、打下孩子一生学习力的基础。6岁以后,每天至少保证半个小时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这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关键。好好陪陪孩子,顺便也是让自己歇歇脚,让你的灵魂赶上身体的脚步。

三、向孩子积极表达你的爱

“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陪陪我!”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孩子对爱的渴求。

很多父母在孩子年幼时通常是不吝于向孩子表达爱的,无论是语言的“我爱你”还是肢体语言的亲亲抱抱,但随着孩子长大,不少父母就开始逐步隐藏起自己的情感,总觉得孩子大了再这样表达有点肉麻。但其实,对人类而言,我们需要爱的表达,就像我们每天都需要食物、空气和水一样。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将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就与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都与两个代理母亲——“铁丝妈妈”和“绒布妈妈”生活在一起。两者的区别在于:“铁丝妈妈”身上挂着一个奶瓶,“绒布妈妈”没有。虽然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但它们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去喝奶,其他时间更愿意同“绒布妈妈”待在一起,尤其是有陌生人或陌生声音出现的时候。哈洛由此认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但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2]

妈妈的拥抱,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的关键。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对身体接触的需求甚至超过食物。国外的研究表明,幼儿每天至少需要11个拥抱,暖暖的拥抱会让宝宝获得满足感、舒适感和安全感。双亲的抚爱,不仅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皮肤健康,而且可以由触觉带动整个感知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宝宝心理的健康发展。等孩子大点之后,父母对孩子深深拥抱、拍拍肩膀、摸摸脑袋、亲亲额头等肢体表达,都是非常不错的方式。

作为父母,必须要让孩子确信:“就算全世界都把你抛弃,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温暖的港湾。”这句话,要经常说出来,更要不断地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四、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我们经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照出的是父母的素质,但反过来,父母又何尝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呢?如果孩子在父母这面镜子中照到的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那么孩子就是自信的、积极的;如果孩子在父母这面镜子中照到的只是自己的缺点和短处,那么孩子就是自卑的、消极的,甚至可能是封闭的、逆反的。

自信不是盲目自大,因为盲目自大带来的自信就像一只“纸老虎”,是经不起现实检验的,一旦遇到挫折,反倒更容易否定自己,甚至因此一蹶不振。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的认知与评价基础上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