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 第三 低碳生活(第1页)

第三 低碳生活(第1页)

第三节低碳生活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古代社会中,人对环境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自然因素仍较多地限制着人类的活动。在强大的自然力的制约下,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处在一个自然的统一和相对平衡的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巨大的突破,人类也在与自然界的“对抗”中占据了主动。但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在:森林、草原的大面积破坏;气候变坏,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人口增长和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的超量生活废弃物及环境污染。

一、高碳生活与环境破坏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犯了无数愚蠢的错误,也遭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将会对人类进行报复。

(一)人类高碳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一些发达国家家庭的高碳生活方式曾经被误认为是高品质生活的标杆。下面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发达国家“高碳”生活真相,看一个西方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消耗。

“我儿子爱车,每周他都要洗车。年轻人也爱洗澡,天热再加上爱运动,有时他每天要洗两次澡。我女儿喜欢泡泡浴,每次都要泡上一个小时。你知道,这些都比较费水,用热水器也比较费电。”家住澳大利亚悉尼近郊的梅西太太一张嘴就是一大堆账单式的资源消耗项目。每个季度,足以让人心疼的水费单、电费单等会如同雪片般飞来。“这就是生活。”她耸耸肩。为了维持这种高消耗的生活方式,她和丈夫不得不去打拼,“我们必须把生意打理得更好,挣更多的钱。”梅西一家只是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家庭高碳生活模式的一个缩影,虽然大部分人都表示要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支持环保,但他们对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感到非常困难。[4]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主张将气温上升限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高2℃的水平之内,全球排放量到2050年至少应比2000年减少50%,全球碳排放量不能超过105亿吨。按照计算,如果全球人均碳排放量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全球每年的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944亿吨——相当于碳排放目标量的18。5倍之多。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在2009年公布的报告预测,若全球气温比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平均气温上升2℃,将有多达30%的生物面临灭绝危机。英国《卫报》的相关报道也预测:气温升高3℃将使数百万人遭受洪水危害;升高4℃会严重影响世界粮食产量。气温升高还将导致海平面上升,2亿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5]

(二)现实的环境污染与生存危机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已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并由此衍生出各种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遭到破坏的环境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

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与来自环境、地球研究领域的28位国际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根据对地球系统的科学认识,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评估。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变化”,此后的地球将不再像今天这样“和蔼可亲”。研究发现,9个指标中已经有生物多样性、氮磷循环、二氧化碳浓度3个指标严重超出临界点;海洋酸化、淡水消耗量、土地使用率3个指标正在迅速接近临界点;气溶胶浓度、化学污染这2个指标由于认识程度的限制目前还无法评估;只有臭氧浓度这1个指标安全,但也亟待改善。

(三)生活中的碳排放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一方面是人类的生产行为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的生活行为导致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排放二氧化碳。生活中,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吃穿住行都要排“碳”。

由中国科技部组织编著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中,公布了部分生活行为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公式: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量×0。785;家用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天然气使用立方米数×0。19;家用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自来水使用吨数×0。91;开私家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2。7;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200千米以内=千米数×0。275;200千米至1000千米=55+0。105×(千米数-200);1000千米以上=千米数×0。139。有了这组计算公式,我们每个人或每个家庭,尽管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但不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可以计算出来。[6]

二、践行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低碳生活对人类生存的价值。作为一种意识,低碳生活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并在全球受到普遍欢迎。作为大学生,面对环境污染和各种生存危机,我们必须明确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应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大学生应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节制自己的欲望,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处处以主人翁的精神要求自己,在生活点滴中践行环保意识,做一个有良好社会责任的人。

(一)饮食习惯与低碳:光盘行动

“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因饥饿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年达1000万,平均每6秒钟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5%,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7]这是“光盘行动”宣传单上的话,相信任何人看到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都无法再忍心倒掉盘中的食物。

我们需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2年的世界粮食日,国家粮食局首次向全国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当然不必每个人都去体验饥饿,但人们的确要找回一种对粮食的敬畏。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拒绝浪费,合理取用食物,让食堂里的泔水桶不再有物可容。

(二)日常行为与低碳:节约资源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