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 第二 学业职业与事业(第1页)

第二 学业职业与事业(第1页)

第二节学业、职业与事业

对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中心任务当然是学习。但是,学习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式的学习,而是同时为大学毕业后的职业做准备,为未来的事业打基础。因此,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实际上是学业、职业、事业三位一体的生涯规划与实践。

一、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的学业,不是单纯的埋头读书,而是需要正确处理一系列与学习相关的重要关系,让自己的生命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一)通才与专才

通才是指知识面较广博的人才,即在精通一两门专业的基础上,兼具其他多方面的学识或技艺,能在各科学研究、实践应用领域发挥综合性作用的人才。专才是指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专门性人才,对于一个特定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或独特的造诣。

通才和专才对于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很多重大的决策都需要一个通才来把握全局、权衡利弊。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也要增长见识,关注和学习一些相关专业或者其他专业门类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才和专才在特定条件下又是相互转化的。例如,精通硬件的专业人才,也是在有一定的数理化等知识的基础上才成为计算机硬件专业人才的,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上,如果想要有所突破,还需要补充软件、电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人才在不断的竞争中得到发展,要在竞争中取胜,最初起到关键作用的,往往是传统意义上的专才。因此,在现代社会,虽然通才与专才都能通过自身努力各得其所,但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相对优势,或许还需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尽管并非人人都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才”,但一个人完全可以做到在某项专门技能上“颇有造诣、难以取代”。比如计算机专业,如果能做到网络、数据库、编程、图像处理每一方面的知识都达到“运用得当”的水平,更兼以在其中一项上达到“游刃有余”的水平,就不会面临“样样都懂,却门门稀松”的窘境。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通才与专才,或者说“博”与“专”,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两级,而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具体到人来说,是博学多能还是由浅入深,这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还取决于岗位和职业的需求,以及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导向。但不管如何,如果能够做到“专而且博”,或者“博而且专”,总是有优势的。

(二)理论与实践

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者。有的人认为理论重于实践,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的人认为实践重于理论,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古今中外有很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矫正、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哲学上得到了基本的说明。空洞的理论是无用的,真正的理论也不一定完美,理论需要放在实践中去验证、矫正、完善;而实践活动要获得成功,也需要理论的引导。

时代在改变,人们的思想、社会的包容性也在改变,因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必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实践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创新理论的效果。大学生要想让自己在岗位上更突出,学习理论知识是基础,只有具备了充足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在竞争中胜出。大学的学习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是专业知识、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只有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才能知道实践中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有可能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地将其运用于实践,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当拥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精湛的专业知识,加上实践积累、与社会的融合、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灵活的社会应变能力,大学生的求职道路会更加顺畅。

(三)知识与德行

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德行的修养与知识的修养。不管一个人身在何处,德行是其做任何事的前提。因此,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不应该忽视自己的德行修养。

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和潘石屹在杨澜主持的《正青春》专题节目中分别就大学生应该有的修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柳传志认为,企业的员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一般的员工必须具备责任心;希望获得上升的员工除了责任心,还需要上进心;最上层的员工必须在具有责任心、上进心的基础上还具有事业心。潘石屹则认为,要到一个企业谋职,最重要的是有诚实的品质和创新的精神。

无数的事例说明,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件事中,最重要的是做人。“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大学生必须把握好知识与德行的统一,不能顾此失彼。如果一个人仅有知识而没有德行,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高尚的德行而没有知识的话,他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由此可见,知识与德行同样重要,在大学生涯中必须避免知识与德行的错位。

结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中国传统优良品质的特点,大学生的德行修养需要注意的品质包括:

忠实。忠实不但是对别人交办的事情尽心尽力,而且对自己的任务也要竭尽全力,不浮躁应付,“忠于自己的事业”是一种美德。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本着忠实的态度应对工作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必然会取得成功。

诚信。诚信是一个人待人接物所应具备的一种品质,“诚信”二字应是经过长时间的笃行才能实现的。正如俗话所说的:“百年言论,千年诚信。”

敬谨。“敬”是敬重所做的事,包含认真、精细、努力、忠实等含义,忠是敬的纲领,敬是忠的实施。孔子曾说:“敬而信”“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可见,对于事业,必须注重“敬事”,才能有所作为。

勤劳。无论公事大小、事情简繁,做事都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能吃苦,善做事,不偷懒,不躲避,不推诿。

谦卑。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成功来自谦卑、和悦。无论在大学生活中,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到富贵不骄、贫寒不贱、用心做事、谦卑待人。

和悦。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精力充沛。学习中,始终有一种饱满的学习状态。对人对事,应打消为难心态,应对自如。

戒贪欲。古人语:“利令智昏。”孔子云:“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大学生必须牢记“不义之财不可取”。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