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中心主义是关于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一种文化观念,是将人的存在置于世界中心地位的一种文化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念包括:人类单方面支配自然的自我中心的态度;单纯把自然当作人类欲望的对象的利己主义态度;为了人类利益的前提下保护自然的功利主义态度。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作为有自由意志的存在者又不同于作为“物”存在的自然。人不仅作为“物”存在,还是有“意义”的存在。在现代社会中,人作为“物”和作为“意义”的这两面被严重地混淆甚至颠倒了——本来的“物”(包括人类本身),由于商品化、利益化的结果都被当作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意义)来理解,而应该有“意义”的人却极度物象化了。也恰恰是在当今时代,那些本来难以商品化、难以用利益计算的、作为“物”存在的大气、水、土壤、空气等发生了危机。与此同时,真正作为自然物存在的人本身也就面临着生存危机。
环境伦理学主张人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道义责任。人类过度掠夺和支配自然,实际上就是人的极度物化,就是人丧失了作为人的“意义”。环境伦理学的反省,不在于贬损人类而膜拜自然,在于唤起人类自由意志,提升人类尊严。
(三)动物与人类
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动物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纵观我们的日常生活,动物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所需的大量物质。我们的食物、衣物很多都是来自动物。
动物为人类提供精神慰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动物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并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家庭生活中,成为人们的宠物和伙伴,它们为人类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无条件的爱和信任!一点食物和水,一点关怀和陪伴,就能让一个小生命忠心耿耿地追随主人一生。
动物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一些认知能力较强的动物,通过训练可以为人类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尤其是狗,他们可以代替人类放牧、追捕罪犯甚至帮助照顾失明的盲人。狗是人类忠诚而聪明的助手。除了狗之外,其他很多动物也很有灵性。
三、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我们生活的世界,要靠生物的多样性来维持。而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平衡生态,则是这个世界和人类自己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也包括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上。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表现在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居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如果大千世界没有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人们的旅游和休憩也就索然无味了。正是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相配合,才构成了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美景。
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受到影响。
潜在使用价值方面,就药用价值来说,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了解并研究的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的破坏、栖息地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生物比例正在以惊人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每8000年灭绝1种。但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生物多样性正遭受巨大的破坏。
(二)亟待维护的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有机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的消失,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排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人的生存几乎完全取决于生态平衡。自然资源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基本原材料。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洋资源、热带雨林资源、水资源、药用植物和野生生物等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和自身的破坏很严重。人类活动范围大肆侵占动植物生存区域,使得多样性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向多样性极其单调的农业生态系统转变。而最恶劣的自然破坏行为,则是对环境的污染。它不仅使得动植物大量死亡甚至灭绝,还将人类自己的生活环境变成污水池、垃圾场,使得我们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空气和阳光都是有毒的。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人们共同努力。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拒绝使用或食用野生濒危植物和动物;应多向身边的亲人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发动身边的人自觉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