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理性的研究报告 > 主要参考文献(第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页)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加拿大]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M]。郭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美]雅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M]。杨德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美]布卢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缪青,宋丽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M]。梁骁,黎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C]。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德]马克斯·韦伯。韦伯论大学[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M]。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1][德]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M]。黄宪起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

[12][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4][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5][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6][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7][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8][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敬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9][法]埃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0][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

[21][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2][比]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第二卷)[M]。贺国庆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23][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M]。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4][美]霍尔茨纳。知识社会学[M]。傅正元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25][英]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M]。任宝祥、吴元训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6][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M]。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7][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学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8][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9]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