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培训与开发最难实现的环节 > 5 1 培训课程设计概述(第1页)

5 1 培训课程设计概述(第1页)

5。1培训课程设计概述

培训课程设计是对组织成员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阶段性、有目的的培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一个培训项目能否成功、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问题。由此,培训课程设计须引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培训课程。

5。1。1培训课程设计定义

为了准确把握培训课程设计的内涵,首先要明确课程、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含义。

1。课程

古今中外课程论学者对“课程”有不同的界定和解释。正如美国学者斯考特(Scotter)说的那样,课程是一个使用得最普遍的教育术语,也是一个定义最不明确的术语。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比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他用这个词的含义与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去甚远。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提及“课程”,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其中“课程”一词包含了学习的内容与进程的意思。

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来源于拉丁语cursus,意为“跑道”。据此词源,课程常被定义为“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国外不同课程论流派对课程理解也不同:功利主义课程论代表者英国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认为,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的总和;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者杜威(JohnDewey,1859-1952)认为,课程应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在“做”中学,与生活打成一片,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经验。我国教育学界对课程也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把课程看作与学科等同或是学科的总和,有的学者提出课程是学校学科及其安排和进程,还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安排的总和。事实上,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和培训的某种信念,从而表明了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

通过以上对各种课程定义的辨析并不是为了得出更为精确的课程定义,而是为了说明: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所提出的,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本文对课程的研究侧重于培训与开发,因此,结合教育界对课程的界定,我们下面进一步确定培训课程的定义。

2。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既具备了一般意义上课程的全部特征,也由于国家培训、企业培训的特殊性而显示出其个性。培训课程强调以能力为中心、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特点是时间周期短、针对性强。培训课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等内容。一般而言,培训课程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确定一定教学时间和学习期限。这类课程充分注意到各门学科本身的内在联系,在学习中又侧重于各学科领域所使用的基本概念的关联及其运用。在学习方法上,严格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既注重学员思维能力的发展又注意知识的积累、储备。因而,学科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适合于正规的学校教育与培训。

(2)综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或广域课程,即将几门相邻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既保留学科课程分科教学的长处,又克服了学科课程划分过细的问题。最适合于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组织管理观念和技能的培训。

(3)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一种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①以学员的兴趣和动机为基本出发点。

②以发展自己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

③它不预先强行划定应该学习的内容的范围和深度。

④培训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仅仅是参谋、主持或顾问。

⑤学员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主要围绕各种活动进行,提倡在“做”中学。

活动课程适合于发展个性、特长为目标的各类教育与培训。

(4)核心课程是以人类的基本活动为核心而组织的课程,它通常以一个学术领域的主题为核心,重新组织有关学科材料,从而形成学科之间的新联系。它介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也类似于小综合课程,不同的只是以一个核心主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它有如下特点:

①预先规定课程内容的基本范围。

②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员的个性,由师生共同规划学习活动。

③总体上倾向于打破学科界限,以人类的社会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核心课程适合于研究型为目标的教育与培训。

(5)集群式模块课程又称活动中心课程,是在借鉴MES(模块式技能培训法)、CBA(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和“双充制”等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新近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培训课程模式。该课程以提高受训者素质为目标,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强调相关职业通用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强调特定职业、职位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其主要特点是:

①宽基础,即部分课程集合了相关职业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

②活模块,即部分课程专门针对某一特定职位或工种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③重实际,课程的设计思想以职业为导向,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

④互结合,课程提倡班级培训的组织形式与能力本位培训的组织形式相结合、基础知识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相结合。

集群式模块课程广泛适用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3。培训课程设计

培训课程设计有两层含义:一是为完成某一具体培训目标,而设计一系列培训课程的形式和结构,重点在不同培训课程的内在逻辑;二是构建一门培训课程的形式与结构,即根据课程的宗旨要求,采用不同的课程要素。本文将重点探讨后一个含义。

5。1。2培训课程设计要素

培训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十大要素。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提供的是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经常通过联系课程内容,用行为术语加以表达,而这些术语通常属于认知范围。

比如,在一般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最常用的有“记住”、“了解”、“熟悉”、“掌握”等认知指针。至于“分析”、“应用”、“评价”等术语的表达则属于较高级的认知行为目标。但是,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在情感领域中的一些诸如价值、信念和态度等目标,虽然也可以在课程的设计中给予表述使用,但在实际中是通常被忽略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