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
·熟悉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度量标准。
·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及其治理。
·熟悉通货紧缩的成因、影响及其治理。
本章提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几乎成为了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经济生活。研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类型、影响以及治理方法就成为经济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章详细地介绍了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以及成因,剖析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方法,并相应地介绍了通货紧缩的含义、成因、影响以及治理方法,力图构筑一个初步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学习框架。
关键术语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收入指数化政策
9。1通货膨胀概述
9。1。1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和较明显的上涨现象。通货膨胀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点:①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所谓一般物价水平是指包括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在内的总物价水平,而不是指个别物价或部分物价的上涨。②通货膨胀是物价的持续和较明显的上涨,季节性的、暂时的、轻微的物价上涨均不能称之为通货膨胀,只有持续的和较明显的价格水平上涨才能称之为通货膨胀。③高通货膨胀只能在高货币增长率的情况下发生,即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通货膨胀率很高的国家,货币增长率也很高。
9。1。2通货膨胀的度量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消费者价格指数,亦称为零售物价指数,是衡量用于家庭和个人消费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的指标。这种指数是由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主要食品、衣物和其他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居住、交通、医疗、娱乐等服务费用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由于消费物价指数能够灵活地反映居民日常生活成本的变化,而且资料容易收集,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被多数国家所采用。缺点是它包括的范围狭窄,消费品仅仅是社会最终产品中的一部分,因而不能反映用于生产的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趋势,需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使用。
2。生产者价格指数(WPI)
生产者价格指数又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大宗商品包括最终商品、中间产品及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由于大宗商品的交易主要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等工业品的交易,所以该指数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本的变动,为广大企业所广泛关注。同时,由于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缺点是该指数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联系,不包括劳务价格,不能准确反映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而且大宗商品多为原材料或零部件,其价格波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未必能真正反映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对比关系。
3。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Gor)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报告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名义GNP)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实际GNP)的比率。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的优点在于其涵盖的范围广,包括消费品和劳务、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等,较全面地反映了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缺点是容易受到价格结构的影响,会出现价格信号失真,并且编制所需资料的收集比较困难,一般一年只统计一次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难以及时反映物价的变动趋势。
9。1。3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物价上涨速度划分的通货膨胀类型
(1)温和的通货膨胀
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式的通货膨胀”,是指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下的通货膨胀,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短期内不易察觉,但持续的时间较长。此时物价相对来讲比较稳定,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人们乐于在手中持有货币,因为这些钱的价值在一个月或一年当中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许多国家都经常存在着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有人还认为这种缓慢而逐渐上升的价格对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
(2)急剧的通货膨胀
急剧的通货膨胀又称“快步或小跑式的通货膨胀”,是指年物价上涨率在10%~20%之间的通货膨胀。这种急剧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速度较快,幅度较大,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和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速度都比较快。而且这种急剧的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3)恶性的通货膨胀
恶性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是指年物价上涨率在20%~100%之间,甚至超过100%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完全失控,物价涨幅惊人。虽然存在急剧通货膨胀的经济似乎还可以生存下去,但当恶性通货膨胀像癌症一般袭来的时候,这致命的第三种通货膨胀便会使整个经济窒息。
2。按通货膨胀表现形式划分的通货膨胀类型
(1)公开型通货膨胀
也称为开放型通货膨胀,是指政府对物价水平不加管制,价格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只要出现通货膨胀,就表现为价格水平的明显上涨。
(2)隐蔽型通货膨胀
也称为压抑型通货膨胀,是指政府通过价格控制、定量配给以及其他的一些措施来抑制物价的上涨。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没有上升,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却在下降。市场上商品供应紧张,黑市活跃,这类通货膨胀不能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而只能以排队抢购、凭票购买、有价无货以及产品质量下降等形式表现出来。一旦政府放开管制,物价上涨就会公开暴露出来。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就存在这种隐蔽型的通货膨胀,当时的物价指数并不反映真实的通货膨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