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是什么 > 第一 期货公司的职能与期货业发展现状(第1页)

第一 期货公司的职能与期货业发展现状(第1页)

第一节期货公司的职能与期货业发展现状

一、期货公司的职能及业务范围

期货公司作为场外期货交易者与期货交易所之间的桥梁或纽带,其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根据客户指令代理买卖期货合约、办理结算和交割手续;对客户账户进行管理、控制客户交易风险;为客户提供期货市场信息、进行期货交易咨询、充当客户的交易顾问等。应该说,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与期货公司等市场中介机构的职能息息相关。

(一)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

期货公司业务范围的具体规定,主要体现在《期货交易条例》的有关条款中。具体包括如下内容:期货公司可以申请经营境内期货经济业务;期货公司可以申请境外期货经济业务;期货公司可以申请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期货业务,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其业务种类颁发许可证。

(二)期货公司业务范围的禁止性规定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对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规定了一系列禁止性条款。这些条款的主要内容包括:期货公司不得从事与期货业务无关的活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期货公司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期货自营业务;期货公司不得为其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关联人提供融资,并不得对外提供担保。

(三)期货公司的业务规则

期货公司从事经纪业务并接受客户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进行期货交易,交易结果由客户承担风险且享有收益。期货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业务管理规则、风险管理制度,保障客户保证金的存管安全;遵守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披露制度,如按照期货交易所的规定向其报告大户名单、交易情况等。与此同时,从事期货投资咨询以及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等业务的其他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取得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资格;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二、期货公司的运营模式

期货公司的业务运营是指在业务范围确定的前提下,期货公司可以运用其开展经营活动或投资服务的路径与方式。一般而言,期货公司运营的模式可大致区分为:传统期货公司、券商系期货公司、具备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和中小型期货公司四大类别。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代表机构等相关内涵如下。

第一类是传统期货公司,其相关内容如表6-1所示。

表6-1传统期货公司相关内容介绍

第二类是券商系期货公司。券商系期货如今风起云涌,股指期货的上市交易昭示着金融期货交易和衍生品交易时代的到来,这类期货公司的崛起是必然趋势,代表着当前中国期货业发展的潮流。

案例说明:长江期货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准金融服务机构,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是实力雄厚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会员单位。长江期货有限公司已荣获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优秀会员金奖”,郑州商品交易所“产业服务奖”、“企业服务奖”、“行业成长奖”和“产业客户开发服务奖”,大连商品交易所“最具成长性会员”等奖项;并在中国优秀期货经营机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期货公司”和“中国最佳区域影响期货公司”。

券商系期货公司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客户资源没有传统的期货公司丰富,毕竟客户对于这类新型的公司还存在着一定的观望和从众心理。

第三类是具备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其相关内容如表6-2所示。

表6-2具备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相关内容介绍

第四类是中小型期货公司。这类期货公司在整个市场的发展中同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业务做得非常精细,以至于在整个上市品种中均能够确保1~2个特有品牌,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案例说明: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2003年在广东省工商局注册成立的盛达期货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要经营商品期货经纪和金融期货经纪业务。盛达期货有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并分别在四家交易所拥有交易席位。但是这类公司由于经营量较小,如果不能做到服务质量精细化、专业技能优异化,则很容易在市场博弈格局中被边缘化。同时,这类公司仍然是以打价格战为主,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均衡发展;如果不能在业务上有所创新,在未来金融期货的大环境下,其发展必将面临瓶颈或梗阻。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期货交易所为核心、以期货公司为代理平台的较为规范的期货市场运行体系;其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已初现端倪,期货市场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的独特功能得以放大或彰显。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市场,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也日渐加大,中国期货市场已逐渐与国际接轨。随着中国商品迅速融入全球定价体系,中国因素对基础原材料定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交易量不断攀升;在期货市场多种品种全面启动的同时,我国期货品种的国际辐射力或传导力正逐步增强。

三、我国期货业的发展沿革与现状

在我国的期货市场中,通过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这些期货或股指交易平台,期货公司承载了主力军的功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期货公司对保障商品供需、平抑商品价格和稳定金融与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期货业的发展沿革

1。20世纪80年代的试点探索期

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逐渐增大,同时生产资料价格的双轨制逐步向市场归一;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务院于1988年2月责成有关部门开始研究国外期货制度,1988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明确了要“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各类批发市场,探索期货交易”。从此,我国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期货交易实践探索。

1988年5月,国务院决定进行期货市场试点,并将小麦、杂粮、生猪、麻作为期货试点品种。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为基础逐步引入期货交易机制,奠定了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雏形。1990年10月1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1992年10月,地方性的深圳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率先推出特级铝标准合约。1993年2月2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均标志着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进入了蜜月期。

由于受行业利益的示范效应驱动,加之相关法规不配套且市场监管不力,试点初期的交易所数量和交易品种迅猛增加。全国最多的时候出现了五十多家区域性或地方**易所,市场交易涵盖七大类50多个上市品种,开业的交易所有2300多个会员,期货经纪公司达300多家(包括50多家合资公司)。

2。20世纪90年代的整顿规范期

鉴于我国期货市场在初期发展阶段的盲目扩张,业已积淀并酝酿着极大的行业风险;此时已存在着期货市场中会员及经纪公司主体行为不规范,大户垄断、操纵市场、联手交易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扭曲了期货市场价格,不能发挥期货对现货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阻碍了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并使许多中小投资者遭受到巨额损失。为规范期货市场的发展,国务院和监管部门对期货市场进行了全面整顿。

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第一次清理整顿工作拉开了序幕。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最终有十五家交易所被确定为试点交易所。1994年年初暂停了期货外盘交易,同年的4月暂停了煤炭、钢材和食糖期货交易,同年的10月又暂停了菜籽油、粳米的交易。

1998年8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展开了第二次整顿工作。在这次清理整顿中,期货交易所只保留了郑州、大连和上海三家,期货品种压缩为十二个。这些品种分别是:上海交易所的铜、铝、胶合板、天然橡胶、籼米五个品种;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绿豆、小麦、红小豆、花生仁四个品种;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粕、啤酒大麦三个品种。相应品种在各个交易所不再重复设置,而交易品种确定为铜、铝、天然橡胶、大豆、小麦、豆粕六个。

国务院于1999年5月通过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并于1999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又组织制定了《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和《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这些法规体系对期货市场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都做了规定,不仅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行为规范,而且也为期货市场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统一了三个交易所的交易规则,提高了对会员的结算准备金和财务实力的准入要求,修改了交易规则中的薄弱环节,完善了风险控制制度。

3。21世纪初的恢复与持续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的清理整顿,为依法治市构筑了外在条件和基础,但也凸显了市场萎缩且期货交易量和成交额双双触底的颓势;2003年才开始恢复活力并驶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通过图6-1可以分析得出,2000年期货市场总成交量为5362。08万手,仅为1995年的10%左右;而从2003年伊始,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开始逐步攀升。我国期货业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图6-11993—2007年我国期货交易成交量和成交额

(二)我国期货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现有期货交易所简况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