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是什么 > 第四 证券基金公司的风险控制与监管(第1页)

第四 证券基金公司的风险控制与监管(第1页)

第四节证券、基金公司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我国证券业、基金业已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备的风险控制与监管体系,这些制度安排为不同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市场定位、业务规模、业务重点、风险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规范基础。考虑到中国投资群体的多样化和地域的广阔性,建设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适应地域化特征、能够提供灵活金融服务的证券基金业态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证券公司投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风险”一词最早源自于古时候出海打鱼的渔民,渔民们在长期的捕捞活动中感受到“风”会给他们带来危险,“风”即意味着“带来损失”,因而就有了“风险”的概念。风险凸显了把握不住的性质或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假如风险表现为预测不准的属性就属于狭义风险,即不能得到收益的可能性而表现出损失;如果风险以损失的不可确定性为具体的表现形式就属于广义风险,即风险产生的结果非常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者是既没有损失也没有获利。

(一)证券公司的风险类型

根据证券公司的经营特点,其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信息系统风险、信誉风险七大类别。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证券、商品等投资产品的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的变化,而导致证券公司风险敞口价值下降的或有可能与损失。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代理客户买卖证券、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业务以及债券投资业务中,因交易对手或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发生变化,而影响证券公司风险敞口价值的或有可能与损失。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转换的流动性风险。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在自有资金不足的同时出现融资困难,导致公司不能按期偿付债务甚至经营难以为继;资产转换的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缺乏活跃市场或没有合适的交易对手,导致资产不能以合理的价格及时转换的或有可能与损失。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错误、执行过程中的偏离等原因而引发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包括人为因素形成的欺诈、舞弊、泄密、隐瞒真实信息等要素。

5。法律合规风险

法律合规风险是指由于违反有关法律、监管规章、交易所业务规则等,导致证券公司遭受罚款、吊销资格、赔偿、合同损失或信誉受损的可能性。

6。信息系统风险

信息系统风险是指信息系统故障导致交易或行情的延误、中断、数据丢失,以及其他相关惩罚、赔偿、信誉受损的可能性。

7。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是指由于重大的突发事件对证券公司的声誉造成损害,从而使公司面临客户流失、业务开拓困难、被投诉等不利状况的可能性。

(二)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以最小的成本,通过对风险进行甄别、确认、度量与限定,使或有损失达到最低或全部化解的一种控制活动。

为了确保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稳健开展经营活动,各证券公司应全面管理所面临的一切风险,逐步推行科学统一的风险量化方法,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流程与体系,有效保证风险永远处于预设的控制范围内。为此,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员参与和责任明确的原则

证券公司所有部门、所有员工都是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应根据部门、岗位职责的要求承担相应的风险管理责任与义务,其风险管理必须涵盖并贯穿于公司的各项业务、各个环节和各自岗位。各风险管理单元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各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应符合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原则,敏感性岗位必须定期进行轮换。同时,各风险关键控制点和决策点应进行明确的授权,所授权利应与被授权人所承担的责任对等,且应该明确关键业务活动的操作标准。

2。与业务发展同步的原则

证券公司业务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完善的基础之上,业务开展的同时风险管理必须同步跟进,即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且两者相辅相成。

3。前瞻性与透明性原则

要合理地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尤其是在新设机构或新增业务品种时,必须事先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经常检查已有风险管理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当业务规则或监管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并确保其有效性。同时,必须确保公司没有隐藏的、未知的风险,业务部门所承担的风险必须清晰,向股东和监管机构披露所承担风险时更要高度透明。

4。有据可查的原则

即对所有经营活动、重要事项的风险控制必须及时记录,相关记录应妥善保管并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及可追溯。

(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现状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