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是什么 > 第五 保险投资业务的管理与监管(第1页)

第五 保险投资业务的管理与监管(第1页)

第五节保险投资业务的管理与监管

随着承保业务的日益扩张、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保险投资不仅成为推动保险业前进的引擎,也成为弥补承保业务亏损、维持保险业持续经营的生命线。以行业监管和保险内控自律为主轴,以承保与投资业务为两翼,已成为了保险业发展的一种主潮流。从美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来看,虽然许多年份都是承保亏损,且赔付率趋近于100%,但公司还是照常生存和发展,究其原因就是保险投资收益已涵盖并弥补了保险主营业务的亏损额。

一、保险投资业务的管理

保险投资业务是指保险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和组织经济补偿过程中,将积累的各种保险资金加以运用,使其保值和增值的一种资金运用活动。运用好暂时闲置的自有资本金、各项准备金和其他积累资金是保险资金运动的重要环节,通过投资增加收入、提高赔付能力,使保险金进入良性循环的运营轨道。

保险投资管理的本质在于:确定所售保单的支付特点、制定投资策略、预测将要投资的现金流量,在尽量增加投资回报和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确定与现金流量相匹配的资产配置。保险公司对保险投资的管理具体可分为投资策略、资产分配与管理、投资组合管理、专业基金管理四个方面。

(一)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合理的投资策略是保险公司投资活动的蓝图,为其制定了远期战略目标和近期战术手段。保险投资策略强调资产和负债的配比关系,顾及资产组合结构的比例和规模,权衡保险投资的风险控制和收益。保险公司投资部门必须积极制造条件,在保险投资活动中将这些策略付诸实践。

1。三位一体的投资管理体系

保险公司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使精算、会计核算和投资三个职能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精算部门运用精算技术预测未来较长时期内负债现金流发生的概率和数量;会计核算部门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提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资产收益要求;投资部门则要充分了解资本市场、不动产市场的发展动态,根据保险投资应遵循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选择适当的投资工具和投资品种,确定合理的投资组合,以满足精算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的要求。只有精算部门、会计核算部门和投资部门密切配合和相互制约,投资策略才能在符合内部控制和外在监管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实现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投资收益的双重目标。

2。寻求最佳的投资组合

保险公司在制定投资策略时,要充分了解所签订的各类保单的支付特点,制定不同的投资方式或投资方案。同时,还要围绕保险投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既定目标,根据宏观经济环境、本公司的资金实力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选择最合适的投资目标组合顺序,寻求最佳的投资组合。

3。制定投资策略的准则

合理的投资策略必须满足“投资期限长短、信用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于某一项目的数额限制、设定每一资产类别占总资产比例的百分比”等要素,然后根据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投资多样化等限定要求,再制定出优化、风险可控的投资整体策略。

(二)资产分配与管理

保险公司在确定了整体投资策略和每种产品的投资策略后,会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即保险公司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及顺序、自身的经济实力、各险种的负债期限结构等,确定各项投资比例并将资产进行合理分配。其投资方式一般有银行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股票、房地产、抵押贷款等。如美国寿险投资组合的资产分配方式为:现金5%、美国财政债券5%、美国公共债券40%、国际债券10%、私募债券25%、房地产投资15%等。

在确定了投资方式以后,具体的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信贷投资等交割和运营活动就落在了资产管理人或交易员身上。所谓资产管理就是对投资活动的分析、预测和执行;只有严格遵守保险投资的操作程序并加强科学管理,才能有效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率。其具体操作方法、手段和路径等,可参见第一章“商业银行的管理与融资服务”和第三章“证券、基金公司的管理与投资、理财服务”中相关内容。

(三)投资组合管理

投资组合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项目的非系统性风险,投资组合管理人通过审查资本市场上所提供的所有投资品种,选择最优的投资集合,使得投资资产与保险公司的负债在期限结构、利率结构、收益率等方面相互匹配。

一般而言,投资者应选择具有负相关性的证券进行投资组合,当各证券完全负相关时,证券组合的风险最小。同时,采用风险冲销策略,即通过调整个别证券的持有量,使其相对持有比例与证券相对风险成反比,并使证券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完全消失。应该说,债券投资是保险投资的主要方式,债券虽然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投资工具,但仍然会面临利率风险、购买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和货币贬值风险等。

市场利率的波动会导致债券投资的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使债权资产不能保证特定的期末现金值,不能满足未来特定的保险金支出。而利率免疫的管理技术是利率风险管理方面较为成熟的一个手段,包括现金配合和持续期限配合两种方式。它通过构造一个不受利率风险影响的资产组合,来保证预定的期末现金值,并满足未来债务的支出。

对于其他非系统性的债券风险,一般通过分散化的投资策略加以防护,即由投资组合管理者选择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和不同收益的债券进行投资组合,以降低整体投资风险,并保持一定的预期收益额。

(四)对保险投资资金实行专业化的基金管理

欧美等保险业发达的保险公司对保险投资大多实施基金管理的方式,如英国CIS保险公司将投资资金分为来源于保险保费收入的长期资金、来源于非保险保费收入的一般保险资金、共同资金和退休基金等。此方式有利于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科学地评估投资基金的风险程度,评价保险投资的经营业绩;也有利于选择合适投资渠道进行最优投资组合;更有利于保险监管部门的行业监督与内控管理,为提高投资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模型化水准提供前提条件。

我国保险业已将投资管理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逐步分离出来,即实行专业化的基金管理。把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期限的资金分成不同类型的基金,然后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和投资组合,既能提高投资收益,又能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二、保险的行业监管

保险监管就是保险监管机构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和经营规则等,对保险市场、保险公司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行为。通过建立保险行业的自律组织如保险行业协会等,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对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上的行为进行督导,以及保险公司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内控机制,对本公司各部门及经营活动进行约束,均构筑了保险监管的有机内涵。其特点是监管内容涉及广泛、具有普遍约束力,基本职能是规范保险市场行为并调控保险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保险监管的主体、客体与监管体系构建

1。保险监管的主体

保险监管的主体是指保险行业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包括政府保险监管机构、保险行业自律组织和保险信用评级机构等。

(1)保险监管机构及职责

保险监管机构是依法履行保险监管职责的行政划设,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在不同时期都曾司职了保险监管的职能。1998年11月18日,随着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开始分业经营,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保险行业的监督与管理。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行政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其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其主要职责是:拟定保险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起草保险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定业内规章。其具体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