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是什么 > 第五 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与监管(第1页)

第五 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与监管(第1页)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与监管

银行资本是银行投资者为了正常的经营活动和获利而投入的货币资金以及留存的收益,通常还包括一定限定条件的债务资本即附属资本。银行资本具有权益和债务的双重属性,它能在保证股东权益的条件下,通过调节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银行的内在价值。由于银行资本是其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它在保证银行协调发展与可持续经营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银行资本的本质及分类

银行资本是一种缓冲器,即当银行出现非预期性或意外损失时,银行资本能够用于承载或消化这些损失。银行资本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任,消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对银行财务能力、经营实力的疑虑,并为银行注册、组建、上市、重组等以及新业务、新设施、新领域的扩张提供资金保障。应该说,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或资本监管作为规范银行经营的关键因素,限制了银行资产的无限制膨胀,有助于保证银行稳健与可持续发展。银行资本从监管的角度可区分为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一)账面资本

账面资本(BookCapital)或称会计资本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资本准备金、损失准备金、长期资本票据和资本性债券等。账面资本对应的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净资产,代表着股东的实际权益。

(二)监管资本

监管资本(RegulatoryCapital)是指监管当局规定的商业银行应持有的与其承担的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是监管当局针对商业银行业务特点按照统一的风险资本计量方法测算出来,且银行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量。由于监管资本必须在非预期损失发生时随时可用,因此其强调的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和持续稳健经营的能力,对其所有权的归属没有严格的要求。而以监管资本为基础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是监管部门限制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保障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工具。

(三)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EicCapital)是指用来承担非预期损失和保持正常经营所需的资本,即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为应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持有的资本。其显著特点就是它是银行所“需要的”资本、“应该有”的资本,而不是银行确实已经拥有的资本。从供给角度看是银行为弥补风险应该保有的资本;而从需求角度看是银行业务风险产生的资本内在需求,是内部的一种虚拟的资源分配方式,应该与实际资本的增长相对应,并确保资产有足够的风险缓冲。

经济资本需要通过对各项业务风险的计量来计算,银行整体风险水平越高,所持有的经济资本也越多。计算经济资本的前提是必须要对银行的风险进行模型化和量化。其公式为:

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通常要面临三个层次的资产损失。

第一,预期损失。就是银行可以事先估计的违约损失,如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级分类的评估确认,依据《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之规定,应对收入或贷款余额提取坏账或呆账准备金。

第二,非预期损失。即预期损失的潜在波动值,表现为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损失超过预期损失的部分。非预期损失在数理经济学意义上可以度量,而非预期损失又需要资本来消化,那么非预期损失的数量就等于所需的资本数量即经济资本。以下我们将会进行系统论述。

第三,极端损失也称灾难性损失。就是超过预期和非预期临界值的损失,是指发生了诸如地震、冰雪灾害、传染病、内战等概率极小的事件而造成的巨额损失。

(四)账面资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账面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区别

账面资本是从财务或资金管理者角度衡量的会计意义上的资本,经济资本是风险管理者的资本观即建立在风险计量基础上的资本概念。账面资本管理是与股东权益的维护、资本投资和融资政策、资本结构优化等有关的财务活动;而经济资本管理则是通过对银行各业务单元经济资本的计量、配置和考核,从而进行风险约束和组合管理,最终实现收益最大化。

账面资本不直接与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挂钩,但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遭受的损失最终会反映到账面资本的实际减少上;而经济资本是银行根据内部风险计量模型计算得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银行所面临的非预期损失。一般而言,银行为了保持稳健经营,必须保证自身所拥有的可以用于冲抵风险损失的会计资本多于基于非预期损失计量得到的经济资本。

2。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区别

资本从监管的角度在于消化和吸收银行的损失,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按一定口径计算的,银行为抵御业务风险而实际拥有的资本。由于在实际的计算中通常要扣除一些项目或进行系数折算,这使得监管资本具有一定的虚拟成分。经济资本则是根据风险状况所计量的银行应该拥有的资本,是一个管理上的资本概念,其数量会随着银行业务资产风险的变化而同步变化。同时,经济资本考虑了不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充分反映了资产组合对分散风险的作用;而监管资本只是对资产组合的分散效应进行了粗略的估计,并没有准确的计量,以致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产生负面影响,其制定的风险政策也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导。

3。账面资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三者的联系

经济资本反映了市场和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真实状况和实际需求,是银行为了承担自身风险而需要配备的资本,对风险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敏感性。而监管资本中的风险加权资产不能对银行风险进行准确测度,其资本充足率亦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即在统一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下,有可能出现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而实际仍不足以覆盖风险的情况,也可能出现风险管理能力较高而资本充足率未达到监管要求的银行。一般而言,经济资本的范围要小一些,因为经济资本总量一般不能超过账面资本,而账面资本的范围又比监管资本还小。

综上所述,预期损失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和大数定律统计得出,一般可以通过产品定价来转移或通过提取损失准备金来弥补。而经济资本是与一定的置信水平相对应的,在特定置信水平下的非预期损失可由经济资本来吸收。非预期损失具有更强的风险预警功能,对潜在损失的扩大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超过该置信水平的损失便是极端损失或灾难性损失,这些损失不能被经济资本所化解,具体如图1-5所示。

图1-5银行损失分布图解

二、资本监管与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通过了旨在统一对国际银行体系进行监管的标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资本协议,首次提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国际标准,并提出合格监管的资本范围。为了提高监管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该委员会又于1999年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了监督资本管理包括了监管资本的构成及资本充足性两方面内容。

(一)监管资本的构成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不同特征,将监管资本进一步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

1。核心资本

核心资本也称一级资本,由实收资本(或股本)和公开储备即资本公积与留存收益两部分构成。实收资本是商业银行投资者实缴的货币或其他资本,商业银行股本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是银行股东认购并持有的主权证书,也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稳定的资本来源。

公开储备是银行权益类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两部分。资本公积是指商业银行溢价发行时,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按面值所确定的应缴纳的股本金额,即溢价收入;此外,还包括因接受捐赠而增加的资本等。而留存收益也称留存盈余,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一般风险准备金。

2。附属资本

附属资本也称二级资本,主要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附属债务五项。

(1)未公开储备

又称隐蔽储备,是指虽未公开但已反映在账面上并被银行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许多国家或地区并不承认未公开储备是可接受的会计概念,也不承认其为资本的合法成分,因而未公开储备通常被划归为银行的附属资本。

(2)资产重估储备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