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金融机构管理是做什么的 > 第三 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与监管(第1页)

第三 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与监管(第1页)

第三节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由于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同属于农村社区型金融机构,其业务类型和经营管理与农村信用社基本相同。所以,我们仍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框架,讨论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就是要度量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监测和控制。现代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已经把重点从对单一的平均数预测转变为对潜在偏离的范围及结果的研究上来。农村信用社在加强经营管理、识别风险类型、分析风险成因的基础上,监测经营过程中产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对各种不可避免的经营风险进行事先、事中控制将变得尤为重要。

应该说,风险将给未来带来或有成本,这些成本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计算或衡量。忽略今天的风险,就等于忽视未来的潜在损失,等于放弃现在采取纠正或回避措施的机会。同时,如果没有对风险的定价,农村信用社就无法估计出它们交易的相关成本,这样也会招致高风险客户和排斥低风险客户。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就是要体现“实施战略的工具、增强竞争优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职能;通过风险管理将其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并切实保证能够实现即期经济效益。

(一)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流程

风险管理流程一般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五个环节。目标设定是风险管理流程的起点,确定了农村信用社对风险的容忍和偏好;风险识别需要确定、分析、收集和积累与风险相关的风险要素和风险要素数据,其解决方案包括数据管理方案与信息数据库;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使用风险评估模型确定风险的评估方式,其解决方案包括风险分析工具与信息数据库;风险监控是将风险评估技术运用到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中,辅助审批及进行风险决策,其解决方案包括业务管理系统和各种数据查询工具。

在经济、金融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风险集中都可能使一个营运正常的农村信用社步入困境。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管理的程序即经营风险管理的步骤是农村信用社进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经营风险的识别、衡量、分析等环节,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控制和处置风险的手段。农村信用社只有明确了有什么风险、有多大风险以及风险的趋势如何,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方法来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保证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

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通常包括四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管理风险的前提和基础,识别和评估是否准确决定着风险管理的效果。所谓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对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进行分析。为保证分析的准确度,就必须进行周密、系统地调查分析,将风险进行综合归类,揭示各种风险的性质及后果。风险分析对风险管理的意义重大,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风险分析的基本要素,不论在风险管理的其他方面做得多么完备,只要在识别和评估方面失去系统性和准确性,则无法对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就不能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农村信用社风险识别即识别农村信用社整体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一般是根据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的性质,从潜在的事件及其产生的后果和潜在的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来检查风险,收集、整理业务活动中可能的风险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后形成风险列表。当农村信用社接到会员的贷款申请时,信贷人员或信贷委员会就要详细分析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信用;全面掌握借款人的决策层情况、性质、市场、信誉、行业特点等,以正确评价借款人未来偿还借款的意愿和能力。贷款发放后,信贷人员要负责监测借款人的经营状况,使农村信用社能够迅速、准确地预测和识别在授信业务上面临的风险。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第二步。通过风险识别,农村信用社在准确判明所承受的风险在性质上是何种具体形态之后,随之需要进一步把握这些风险在量上可能达到何种程度,以便决定是否加以控制以及如何加以控制。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是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的基础。风险与其所影响的相关目标相伴而生,相互依赖而存在。风险的评估是以其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为基础的,且考虑了风险产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影响。一个潜在时间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可能的结果,因而管理层必须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从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方面来评价事件对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农村信用社常常使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评估。

风险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每一个风险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大小,一般是对已经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量化估计,其中涉及“风险影响、风险概率和风险值”三个概念,以及“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估计风险发生后所导致的损失程度”两方面的内容。

●风险影响:是指一旦风险发生可能对农村信用社造成的影响大小。如果损失的大小不容易直接估计,可以将损失分解为更小部分再进行评估。风险影响可用相对数值来表示。

●风险概率:是一种主观判断,以风险发生可能性的百分比来表示。

●风险值:是评估风险的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风险值=风险概率×风险影响。

而两方面内容则表现为: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估计风险发生后所导致的损失程度。

在具体实务中估量价值有四种基本方法,即原始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市场价值法和实际现金价值法。在估量价值时,损失频率与损失的严重性是计量的两个标准。风险的计量完成后,就应立即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这时应将风险按照损失频率及其严重性的高、低程度划分归类。

3。风险应对

完成了风险分析和评估后,就确定了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属性、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农村信用社的冲击程度,并可排出风险的级次。此后就可以根据风险性质和农村信用社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订相应的防范计划,即风险应对。制订风险应对策略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释性和可接受性。风险的应对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方案。

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后,就可编制风险应对计划,主要包括:已识别的风险及其描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应对的责任人、风险应对策略及行动计划、应急计划等。同时,还要以财务手段来对风险进行处理,主要通过“风险自留或风险自担、专业自保和风险转嫁”三种方法加以实现。

●风险自留或风险自担:是指农村信用社自行承担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这种情况下风险财务处理的方法有:损失发生时直接计入营业成本,或设立待摊费用账户,或计提损失准备金。

●专业自保:是指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建立风险基金制度,通过计提并筹集一定的风险基金,用于弥补信用社内部的风险损失。

●风险转嫁: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金融工具将风险转移、分散出去。最典型的就是投保财产、责任等保险,或由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信用保证,并直接转由保险公司或担保人来承担风险。

4。风险控制

在风险管理的日常执行过程中,需要时刻监控风险的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是否又会产生新的风险。风险的监控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包括在整个贷款项目周期内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导致的后果变化,评估风险减缓计划需求。二是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计划,并对已发生的风险及其产生的预留风险和新增风险及时加以识别、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管理层主要通过加强行政控制、财务管理、贷款管理和审计监督的手段,借以实现控制风险的最终目标,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1)行政控制

农村信用社实施行政控制的措施,主要通过建立报告体系和职责划分来加以实现。“报告体系”可确保管理层随时获悉当日的经营状况,其主要目的是为防止诸如挪用公款之类的犯罪行为的发生。而“职责划分”就是农村信用社管理层应不断建立和完善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权和责任,通过授权控制和批准授权来确定信用社内部的职权和责任。

(2)财务管理

农村信用社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具体的会计制度,对所有的业务活动进行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而记录必须能够真实反映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会计人员进行财务记录的唯一依据只能是经严格识别的有效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应当由会计人员独立编制,一经生成不得接受任何指令对报表数据进行修改。

(3)贷款管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