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与监管
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型行业,但小额贷款的对象基本是小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农”经济体及各类微经济自由职业者等。由于他们均缺乏完善的财务记录,资产规模小且经营稳定性差,因而小额信贷业务蕴含着天然的风险,这就需要小额贷款公司必须予以正视并严格把控。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类型与特征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类型
风险是指信贷损失的或然性与可能性,受到客户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宏观环境、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于客户分布在不同行业和区域,借款人管理水平、经营能力等综合素质千差万别,同时受小额贷款公司自身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贷款本息能否按时足额收回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核心内容。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债权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表现为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降低、还款意愿的变化或者恶意欺诈逃债等道德风险。如在贷前极少数客户有蓄谋地骗取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手段编造各类手续向其申请贷款(俗称骗贷);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在受理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客户真实意图,使之在贷后不按约定使用贷款,而将贷款用于证券投资等违规项目或用于拆放高利贷的违法活动,造成信贷资金的损失。
控制道德风险主要是通过贷前的客户筛选和实地调查来判定,在调查过程中应对客户的真实身份、经营手续、担保物以及贷款用途的客观性进行仔细核对,并在贷后对客户及其经营状况进行监控,才能有效降低客户的道德风险。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客户所经营项目或企业受到市场价格波动或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导致客户经营遭受损失而无法偿还贷款的可能性。市场价格波动主要表现为经营成本的提高或产品销售价格的降低,导致借款人预期收益的下降。如以农产品、能源为主要原材料产业链上的企业,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客户调整经营策略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受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部分与能源相关的企业经营成本逐步提高,影响了其赢利能力等。
市场环境变化主要表现为竞争加剧、产品或技术更新换代、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恶化,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客户的还款能力。这类风险主要体现在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IT相关硬件设施和软件等行业;同时由于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导致采用传统工艺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出局;而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相关行业受此影响较小。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或其经营能力所限等,而导致企业不能持续经营而带来的信贷损失可能性。经营不稳定性表现为企业受进销渠道不稳定、经营季节性、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在短期内无法正常经营周转。而经营能力影响表现为经营者无法应对市场和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或不能积极有效地开拓新的市场、降低经营成本等,导致企业无法持续正常经营。
4。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因为发生自然灾害,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从而使企业丧失还款能力。如对于从事传统生产养殖业的农户而言,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极强,诸如降雨、日照、季节等因素,而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农户的巨大损失,导致农户必然的高违约率。自然灾害对企业的影响一般都是间接的,大部分的自然灾害影响可以通过财产保险、农业保险等手段来转移。
5。政策风险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使得部分行业或产业面临着关停、并转或调整,从而影响从属该行业、产业及关联领域借款人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强,那些涉及环境污染或耗费能源的行业、产业之客户可能会被淘汰或边缘化,甚至面临破产清算的可能。小额贷款公司必须与时俱进并严格坚守“绿色信贷”之政策。
6。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因信贷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缺乏内控、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直接与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管理体制有关,如内部控制、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以及因为失误、诈骗等内外因素而导致小额贷款公司蒙受损失。
(二)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业务的风险特征
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信贷服务与商业银行小额度的贷款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通过运用创新金融手段和制度性安排来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由于缺乏充足的抵、质押担保标的物,以及可信的资信报告和财务记录,其风险控制的设计必须贯穿于整个流程之中。它既区别于银行小额贷款方式及民间非正规信贷方式,也不同于一般的扶贫方式。其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或中低收入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实行小额短期贷款和分期还款制度;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的运行环境和基础,即要求贷款利率和其他收费能够覆盖公司的资金成本和管理费支出并确保盈余。
第二,组织设计、应用兼具民间非正规信贷和银行信贷优势的服务方式。如通过建立与用户紧密协助的关系,确定方便的交易时间、地点以及参与性的监测,增强用户的信任感并降低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时,通过精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使在不需要担保的条件下为其提供信贷服务的风险得到化解或减少。
第三,贷款项目的选择、贷款的发放、回收等动态信息完全处于公开状态,参加贷款的联保群体等能够相互进行平等的监督,并重视对借款人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自身可能还会存在着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管理风险等。其中,流动性风险是指小额贷款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偿付到期的银行债务或其他即付的现金需求,而使其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造成小额贷款公司持有资产的损失和对其收益产生影响的金融预期偏离;而管理风险是指决策失误、财务失控、监管受惩、信贷损失等造成的整体溃败。
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的措施
如上所述,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类型包括信用、市场、经营、自然、政策和操作六个方面。市场和自然风险可以通过前置性预测的把控,利用强化担保措施、设置保险等手段予以稀释、化解或转移;经营和政策风险可以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动态预警和信贷流动性来予以防范。这里,我们侧重介绍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的全过程控制以及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银行信贷依靠财务报表分析、资产保证的方式难以适应小额贷款公司信贷管理的需要,因为不论是财务报表还是资产保证都是反映客户偿付能力的“硬信息”;需要借款人向信贷机构全方位提供,信息的归集成本和履约制衡主要由客户来承载。而小额贷款业务更多地需要依靠关系型信贷来进行;或者说,基于小额贷款借款人和业务的特点,其风险控制必须融入贷款审核、贷款发放和贷款管理的全过程。具体可以细化为以下五个方面。
1。建立客户档案
建立客户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对客户实行连续的动态监控,即通过接触客户,收集和整理客户系统信息,建立起完备、系统的客户档案,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分类研究客户风险的最为直接、可靠的资料,使其能够在进行信贷服务的同时对客户进行连续的动态监控。由于客户情况复杂多样,因此在建立客户档案时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对客户进行细分,根据客户自身的特点结合与之发生的业务关系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