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陈宪 > 第三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第2页)

第三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第2页)

从出口情况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的不断提高,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也在显著增长。表8。3为2004-2008年来华留学总人数及增长率。

表8。32004-2008年我国留学生总人数及增长率

从上表可见,来华留学人数增长迅速。最近数据显示,2001年到2010年,我国接收海外留学生共156万余人,在此10年间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此外,从留学层次看,学历生的比例稳步增长,来华留学层次在不断提高。据统计,自2004年到2008年,学历生已经从28。52%提高到35。8%,5年间提高了7。28个百分点。

衡量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外国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按照这一标准,我国最著名的高校也是接收留学生最多的北京大学为10%,清华大学为5%。相比之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均已占到学校总人数的15%以上,如哈佛大学为20%,麻省理工学院为21。7%,斯坦福大学为21。8%,牛津大学为22。5%,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部外国留学生所占比例更是高达60%之多。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此外,来华留学生生源的分布情况表现为分布集中,但地区分布逐渐多样化。按洲别统计,2000年至2007年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占来华留学生的比重一直高于70%,2003年高达81。93%,说明亚洲一直是来华留学生生源的主要来源地。然而自2003年以后,亚洲生源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8年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人数比重已经下降至68。43%。2008年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源在上升,分别为欧洲32461人,占14。52%;美洲26559人,占11。88%;非洲8799人,占3。94%;大洋洲2749人,占1。23%。

从进口情况看,统计显示,2001年到2010年,我国到海外留学的各类留学生达到153万余人,除了2003年至2005年相对稳定之外,在此10年间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而在2008年至2010年则达到20%以上。这表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境外消费出口要小于进口,逆差严重。

2。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方式进步显著

从出口方面看,海外办学成为发展趋势之一。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使得汉语在国际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更广阔范围内的使用。日本95%以上的大学将汉语作为最主要的第二外语,美国将汉语作为公共外语的大学超过700所,法国近几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生人数以每年60%的速度递增。国外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为我国海外办学创造了条件。海外办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服务出口形式,也同样受到国内普通高校的极大重视,成为教育服务贸易商业存在的发展趋势之一。

在海外办学中,发展最具规模也最具影响力的无疑是孔子学院。为推广汉语文化,中国政府在1987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为“汉办”,成为以后孔子学院的总承办方。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等。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正式建立。2007年4月9日,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挂牌成立。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表8。4显示的是2005-2009年全球孔子学院发展情况。

表8。42005-2009年全球孔子学院发展情况(单位:个)

最新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0年,我国举办中外合作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300多个,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进口方面看,中外合作办学成为重要形式。中国的“入世”承诺尽管不允许外国机构单独在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但在市场准入上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并首次允许外方获得多数拥有权。这一承诺使得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逐渐成为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在商业存在方式下的重要形式。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是由中外双方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教育教学机构(项目),其特点是以合作的方式使用国外优质教育师资、教育制度、教育资金和教育内容等。师资方面,聘请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更为便利地接触国外专家学者等;制度方面,根据中国高校情况适当引用国外优质教育制度,学习管理经验等;资金方面,将合作商业化,一方面保证学生就业,一方面保证资金实力;内容方面,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和外国优秀课程等,注重学生的外文和实践能力。

统计显示,从2001年至2010年间,我国批准设立并通过2010年教育部审核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400多个。我国境内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最多时曾达到1100多个;2010年,我国新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0个。

随着教育服务贸易中境外消费形式的发展,留学中介作为商业存在中的又一重要形式,其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

3。我国教育服务贸易自然人流动方式规模扩大

从出口方面看,我国派出汉语教师规模逐渐增大。我国汉语教师的外流规模逐年递增,特别体现在由孔子学院带动的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流动上。每年我国派出大量的国内教师到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或其他海外教育机构任教,2010年我国正式派到海外任教的汉语教师达到5000多人。

从进口方面看,外籍教师数量逐年递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加强特殊学科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文化,已将聘请外国教师、学者、专家等在高等学校教学列为重要工作之一。外国专家和教师的聘用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了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教育、科研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2001年到2010年间,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大量外籍教师充实到各类学校的教师队伍。

4。我国教育服务贸易过境提供方式表现不俗

从出口方面看,汉语水平考试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国外对汉语人才需求的增加,汉语水平考试规模不断增加。以HSK为例,2005年中国在世界34个国家设立了151个HSK考点。截至2007年,累计约有37万人次参加国内外近200个考点的HSK考试。2008年HSK全球共设138个考点,其中国内考点72个,国外考点66个。而在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方面,2008年3月20日,网络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实现了孔子学院的远程网络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从进口方面看,我国在加入WTO时并没有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跨境交付方式下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作出承诺,即在这方面我国可以不受WTO协议的约束,完全自主地决定开放尺度。不作出承诺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教育安全问题,因为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远程网络教育方式开拓我国的教育市场,因此我国在这方面未作承诺也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惯例。

阅读链接

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偏大

“国际权威统计表明,2007年全球共有280万留学生,2010年增加到330万,并预言2020年将增加到580万。”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董事长张杰庭委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反复提及:“我国出国留学生数量呈井喷式增长,教育贸易是当前最大的贸易逆差,也是国际竞争力的短板,亟待加强和提升。希望国家相关部门鼓励民办学校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据他介绍,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虽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逆势而上。但我国大部分国际贸易都是顺差的情况下,教育服务贸易却是逆差。

教育服务贸易逆差非常不利于我国将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不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张杰庭展示了一份教育部统计的数据: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总数首次突破29万,但多数为短期培训者,学历生共11万;而这一年我国出国留学生总数是33。97万,学历生出入比达到2。86∶1,这与2008年的2。45∶1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0。4个百分点。他表示:“真正令外国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的,正是这种有一定时间和教学容量的学历教育。”

他还介绍了另外一组数据: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为33。97万,其中自费留学生比例高达92。67%。北美和西欧吸引185万外国留学生,美国一个

国家2001年到2010年,外国留学生多达72万余人,中国占其中的22%,成为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派出国。

“教育贸易逆差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张杰庭说,“我国虽然没有公布来华留学生的经济贡献,但鉴于我国收费较低,外国留学生每年平均费用不及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爱尔兰学习费用的30%,而与留学费用最高的美国相比,仅为15%。”这些年,我国的出国留学市场继续呈现平民化和低龄化的趋势,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巨大,亟待扭转。国家应重视起这个问题,为改善我国教育贸易逆差做出努力。

资料来源:刘晓莹,《教育贸易逆差太大了!》,2012。03。10,news。hexun。2012。03。10139163523。html。

[1]杨肖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及政策探讨。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6页。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