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康复机构 > 二自闭症相关研究综述(第4页)

二自闭症相关研究综述(第4页)

D**-5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定义与D**-Ⅳ有所不同[34],主要差别有:

(1)用“自闭症谱系障碍”而非“广泛性发育障碍”,统称ASD。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个名称在D**-5中不再使用;童年瓦解性障碍(CDD)另归他类疾病。[35]

(2)由原来的三大核心症状合并为两大类:社交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局限、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

(3)将ASD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级。

(4)把雷特综合征从谱系中拿掉,归类到小儿神经疾病。

(5)原来的12条具体症状精简为7条。

(6)起病时间由原来定义的3岁前,改为“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

(7)在“自闭症谱系障碍”之外,定义了“社交沟通障碍”以区别那些只存在社交沟通问题但没有狭隘兴趣和重复性行为问题的人群。

3.诊断量表

由于目前仍然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作为诊断自闭症的标准,所以医生主要是通过家长访谈、临床测试患者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来进行诊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闭症认识的加深,又发展出了一些较新的诊断量表,其中较受推崇的当属由美国凯瑟琳·劳德(eLord)教授等人制订的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utismDiagnostiterviewRevised,ADI-R,2003)和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新版(AutismDiagnosticObservationSchedule,ADOS?-2,2013)。目前这两种量表在欧美等国家已享有自闭症诊断“金标准”(GoldStandard)的美誉[36]。

(1)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新版(ADOSTM-2,2013)

ADOS是一种半结构化的评估工具,其中设置了大量有关社会互动、日常生活的游戏和访谈,包含了一系列标准化、层层递进的活动和材料。通过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对材料的使用,重点对他们的沟通、社会交往及使用材料时的想象能力加以评估。量表由四个模块组成,每模块需用时40到60分钟。2013年ADOS?-2发行,量表由5个模块组成,新的模块有助于评估12~30个月的幼儿。ADOS的一大特点是,可以根据评测对象的语言能力(从无表达性语言到言语流畅)选择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模块。评估每个模块时都详加记录,在活动结束后根据记录做出整体评估[37]。

(2)自闭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2003)

ADI-R是根据ICD-10和D**-Ⅳ对自闭症的定义,发展出的针对父母或儿童主要抚养人的一种标准化访谈问卷,适用于儿童或成人心理年龄至少为2岁的。访谈约需90到120分钟。包括三个核心部分:社会交往互动方面质的缺陷;语言及交流方面的异常;刻板、局限、重复的兴趣与行为。另外还有涉及自闭症儿童一些特殊能力或天赋的项目(诸如记忆、音乐、绘画、阅读等)。量表评分标准与方法因各个项目而异,一般按0至3四级评分,其中评2分或3分表示该项目的异常明确存在,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评1分表示界于有无该类症状之间,0分为无异常。评测需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主持,要求父母(或者儿童的主要看护人)就每一个项目向专业人员提供儿童的具体行为细节,而非仅仅做出有或无的笼统判断。在欧美一些国家,为尽可能保证评测的可靠性,一般要求至少三名专业人员参与评估,各自独立评定后再进行综合判断[38]。ADI-R主要用于临床和研究,采访者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达到量表要求的信度后方可使用。

在国外,尤其是在做有关自闭症儿童的科学研究时,通常使用的诊断工具是ADIR-R和ADOSTM-2,其他量表都只能算是筛查工具。这两种诊断工具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这两种量表在我国还未被广泛应用,国内具备此工具使用资格者屈指可数。

(三)自闭症的治疗研究

1.药物治疗

由于自闭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因此目前没有能治愈自闭症的特效药物,更是缺少治疗社会交往交流障碍这一核心症状的药物。专家指出,儿童自闭症的治疗原则应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应根据儿童存在的发育障碍及情绪行为异常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当自闭症个体还患有其他共病(orbidity)时,药物治疗可以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帮助自闭症个体的共病(如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焦虑障碍、**障碍、癫痫等)的治疗。如采用行为矫正与抗精神病药利培酮(Risperidone)联合治疗的方法,有些儿童的部分行为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儿童正常的生活、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39]。2006年10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Administration,FDA)批准该药用于5~16岁自闭症儿童,针对攻击、自伤以及发脾气等行为的治疗[40]。如果少年和成年自闭症患者合并有抑郁症、恐惧症等时,亦可使用抗抑郁类药物治疗其合并症。伴随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症候群,可以尝试托莫西汀、哌甲酯、可乐定等药物。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自闭症儿童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药物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机理可能和普通儿童不同,所以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并密切关注儿童用药后的反应,以确保治疗效益大于药物的副作用[41]。

2.行为治疗

目前,许多自闭症的行为治疗法得到了世界各国专家们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行为疗法可以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012年,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arlyStartDenverModel,ESDM)的研究应用,证明了这种早期的行为干预模式能够改善儿童与社会互动有关的大脑活动,为早期干预效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42]。

行为干预常见方法有:基于应用行为分析原理(ABA)的行为法、前提法、离散单元教学法(DiscreteTrialTeag);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Resp,PRT);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ictureExuni,PECS);口语行为(VerbalBehavior)等基于实证研究的干预方法(详见第二章)。

3.其他治疗

由于自闭症病因不明,自闭症的多发性被誉为“世纪之谜”。主流的治疗限于教育及行为干预,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预后,但“治愈率”不高。自闭症儿童家长及研究者仍在不断寻求各种疗法。

有些自闭症疗法很多情况下是基于某种假说:(1)消化道功能失常学说,派生出用肠促胰激素(Se)、抗真菌药物、正常菌群等治疗方法;(2)食物过敏及高敏假说,于是有了一些特殊饮食疗法;(3)自身免疫假说,于是开始了免疫治疗的方法;(4)代谢异常包括谷胱甘肽合成,硫酸化过程,叶酸代谢,产生用抗氧化剂治疗的方案;(5)重金属毒性尤其是汞,使得重金属的鳌合治疗盛行一时;(6)营养失调,于是有了试用鱼油或维生素的治疗。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目前尚无实证研究证明以上所提疗法的有效性。有一项112例自闭症家庭的问卷显示,84%家长认为所用疗法的安全性最重要,关心治疗的副作用;67%家长认为医生的推荐或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很重要;50%的家长认为朋友推荐及有治愈的可能很重要[43]。

总之,虽然近20多年来,我们对自闭症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但自闭症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我国对自闭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尤其是在引进国外干预措施之前,要谨慎地审查该干预措施效果的实证,以避免错误引进国外已经推翻的干预理论与方法,从而切实有效地帮助中国的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

[1]AmeriPsychiatricAsso(2013)。Autismspectrumdisorder。Retrievedfrom。dsm5。DotsAutism%20Spectrum%20Disorder%20Fact%20Sheet。pdf。

[2]Kanner,L。(1943)。AutisticdisturbancesofaffetaervousChild,38(2),217-250.

[3]陶国泰(1982).婴儿孤独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5(2).104—107.

[4]王晓蔚(1989).孤独症儿童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4(4).203—204.

[5]Tao,K。T。(1987)。BriefReport:Iismina。JournalofAutismaalDisorders,17(2),289-296.

[6]杨晓玲,贾美香(1990).儿童孤独症30例临床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6.250—254.

[7]王波(2013).中国内地自闭症研究30年回眸:发展、问题与对策.教育导刊,4.49—52.

[8]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3).2001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