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每个孩子都有不可多得的闪亮 > 第十七章 平和 管理情绪是管理人生的开始(第2页)

第十七章 平和 管理情绪是管理人生的开始(第2页)

其次,及时回应,不要沉默不语,你可以用一些简短的语气词和句子及时回应孩子的倾诉,比如“嗯,明白,我理解”,让孩子知道你一直在认真聆听。

接下来,淡定接纳,你可以用一些句子来充分表达你的共情,比如“不着急,慢慢说;那一定让你很生气;如果是我,我也会难过的”。

最后,不妨适当吐露自我,比如“妈妈小时候也有点怕黑,不敢出门,长大后就敢和朋友一起出去,后来一个人出去也没问题。”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消极情绪是正常的、暂时的,从而对将来抱以期望。

如果这个过程你做得很棒,孩子的情绪自然就会有所缓和。

一天晚上临睡觉时,女儿发现自己的小枕头换了枕套,从以前的小动物图案变成了蓝色的桃心图案,她立马不乐意了,带着哭腔说:“我不喜欢这个桃心枕头!”我说:“哦,妈妈知道你喜欢原来的那个小动物枕套对不对?妈妈也很喜欢那个!可是那个有点脏啦,妈妈已经拿去洗了,所以今天只能用这个桃心的啦!”她一听情绪更激烈了:“我不要!就不要!”我说:“哦,既然你这么不喜欢这个桃心枕套,那怎么办呢?要不,我们把它扔了?”她一听我说要扔了,一下就转变了态度,改口说:“不行!”我说:“为什么不行?你不是不喜欢吗?不喜欢就扔了呗!”她急着解释:“不能扔!扔了我就没有枕头睡觉了!”我说:“那好吧,先不扔了,看来你今天晚上只能先用这个枕套啦!”她没再继续哭闹,自己乖乖地爬上了小床躺下。第二天晚上,她也没再要求我必须改用小动物枕套。

这其中的秘密,其实就是同理心。当你看到孩子、感受到孩子的消极情绪,并且和她同频共振,她的情绪自然就能更快地恢复平静,进而恢复理智。

(4)如何制止孩子因情绪导致的不良行为?

有些孩子在处于消极情绪时,可能会因情绪激动而引发一些发泄性的不良行为,比如打人、摔东西、躺地上不起来、在地上打滚,甚至打自己、用手和脑袋砸墙等自残行为。一旦孩子出现这些行为,你必须马上加以合理制止,否则,孩子慢慢就会养成不合理的情绪发泄和表达习惯,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

你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处理。

·控制。立即上前控制住孩子,避免继续造成更大的影响或者伤害。控制的同时可以温柔安抚孩子,让他知道你理解他的情绪发泄,但担心他的行为。比如:“我知道你很生气,但你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我担心你会受伤。不管怎样,我永远爱你!”

·隔离。尽快把孩子带到相对更私密更能让孩子放松的环境中。如果在家里,沙发、**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可以带到相对僻静的墙角、楼梯间等地方。一方面是避免影响他人,另一方面也是保护孩子隐私,更好地帮助孩子放松下来。

·拥抱。紧紧地抱住孩子,控制住他的身体不要让他继续不良行为,同时继续用语言安抚、帮助他放松,一方面简单解释,另一方面强调你对他的爱和接纳。比如:“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我们出门之前已经说好今天不买玩具的。不管怎样,妈妈会一直陪着你,妈妈永远爱你!”父母温暖的怀抱,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情绪缓和空间,你的接纳、你的理解、你的爱意,都会通过这样的拥抱持续不断地一点点传递给孩子,最终让他更容易放松、缓和下来。

当然,这样的制止在大多数时候并不会立马见效,你需要足够的耐心去坚持到底,这就是所谓“温柔的坚持”。你可能需要一直抱着孩子,并且不断地在他耳边温柔地重复前面那些关于理解、解释和爱的语言。

曾经有个妈妈在听完我的课程之后就碰到了类似的问题,为了睡觉前不让孩子吃巧克力,她坚持了一个小时,一直紧紧地抱着儿子耐心安抚,四岁的儿子在她身上扭打了半个小时又哭泣了半个小时,最终才安静下来,最后对她说:“妈妈,谢谢你刚才一直陪着我,我爱你。”她当即落下泪来。从那以后,孩子再没有要求在睡觉前吃巧克力。这就是温柔坚持的力量。

步骤二:疏导孩子的情绪——负能量快出来!

父母必须教会孩子一些简单可行的方法,帮助他把负能量疏导出来,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不要哭、不要怕、不要难过。否则,强行压制下去的情绪负能量,就会储存在孩子的身体里,进而攻击孩子的身体,甚至转化成疾病。

对于孩子而言,深呼吸之类的办法可能一开始会比较有难度,所以,我推荐这几种更简单直接的方法。

·哭。告诉孩子:“如果你真的很难过,那就痛痛快快地哭出来吧,哭完会舒服很多的。没关系,妈妈陪着你。”

·运动。带孩子出去运动一下,跑几圈或者打打球等,只要能快速发热出汗的运动都可以。剧烈运动所带来的血液循环加速以及排汗,都会有助于消极情绪的快速排解。

·发泄枕。让孩子挑选一个柔软的抱枕,告诉他这是他专用的发泄枕,他有消极情绪时可以拿这个枕头去狠狠地拍打或者砸墙来发泄,还可以边发泄边喊叫,大声喊出他的心里话。

·发泄墙板。在家里准备一面发泄墙或者一块发泄板,配上各种颜色的笔,让孩子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心情,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同的内容来表达和宣泄他的情绪。尤其是对性格比较内敛的孩子,这种方式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比如他生气时,可能会用红笔画出一堆凌乱刺目的线条;他难过时,画出的可能就是一堆黑色的内容。

除此之外,对于低龄的孩子,你也可以和他一起阅读一些相关的情绪绘本并且实践,比如《生气汤》,对着一锅烧开的汤做鬼脸大喊大叫来发泄,比如《杰瑞的冷静太空》,在某个角落和孩子一起布置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冷静太空。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发泄,你要告诉孩子必须遵循“两不”原则:不伤财产,不伤身体,既包括自己的也包括别人的。所以,发泄情绪时,不可以破坏公共财产,也不可以损坏家里的、别人的物品;不可以打骂别人,也不可以伤害自己。

如果孩子属于比较内敛含蓄、不愿意主动发泄情绪的,你也可以询问孩子:“你希望我怎么做才能让你感觉更舒服一点?”孩子的要求可能会是一个长长的温暖的拥抱、一段沉默无声的陪伴、一次舒缓的按摩,或者什么都不用做,让他自己安静地待会就好。无论怎样,拿出你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给点时间,孩子的情绪自会慢慢平静下来。

总之,当孩子产生消极情绪时,你必须遵循这个基本原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先平息情绪,再解决问题!

步骤三:帮助孩子内省情绪——练就慧眼看情绪!

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自我反省,换位思考,找出情绪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一碰到问题就将责任推卸给外部的人和事。父母要启动“教练”角色,和孩子深度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你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情绪?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孩子将情绪产生的原因梳理和表达出来,帮助孩子学会觉察并且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

(2)情绪能解决问题吗?

比如: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你觉得很生气,但是很显然,你打人还是没办法让玩具恢复原状。

(3)换一个角度想想,你还会产生这个情绪吗?

首先,这件事情真的没有好的一面吗?凡事有正反两面,比如这次考试虽然你没考好,但至少让你知道可以继续在哪些方面努力,这也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