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吗 > 第五章 生活习惯 小习惯大未来好习惯好人生(第1页)

第五章 生活习惯 小习惯大未来好习惯好人生(第1页)

第五章生活习惯:小习惯大未来,好习惯好人生!

197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的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乎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学者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认同。

你也许会觉得他提到的都是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问题在于,这些小事是如何帮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这些小事究竟意味着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是分享;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是自律;东西要放整齐,是整理;吃饭前要洗手,是讲究卫生;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是担当;午饭后要休息,是爱惜身体、规律作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是细致用心。做到这些,养成习惯,就算你的孩子不一定能拿诺贝尔奖,但我想,他至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将来也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习惯的力量为什么如此之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很难改变。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对此有过一段经典表述: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几个好习惯可能成就孩子一生,而一个坏习惯则可能毁掉孩子一生!家庭教育从哪里入手?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因此,从习惯入手,是家庭教育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

一、习惯到底是什么

具体来说,习惯可以分成两大类: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是指人的习惯性想法,行为习惯是指人的习惯性做法。思维决定行为,但行为反过来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比如,孩子写作业马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思维上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每次都尽量有条有理地写作业并且认真检查,时间一长,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不知不觉提高。这样一来,由思想松懈所导致的马虎自然也就逐步消失了。所以,要培养孩子一个好的习惯,或者要改掉孩子一个坏的习惯,都必须同时从思维和行为两个方面入手。

对孩子而言,行为习惯主要有两大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哪个更重要?当然是生活习惯!但很多父母往往只盯着学习习惯,却忘了生活习惯才是学习习惯的基础。连生活习惯都不好的孩子,往往学习习惯也好不到哪里去,反之,生活习惯不错的孩子,学习习惯一般也更容易塑造和培养。原因就在于,生活与学习,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有意思的内在联系,其本质是一脉相承的。

孩子学会了整理房间,自然也能更有条理地整理学习思路;孩子能长期坚持锻炼,那么坚持阅读也没那么难了;一个讲卫生的孩子,自然就会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追求卓越;一个能控制饮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吃垃圾食品的孩子,自然也会有更好的自控力去遵守纪律;一个能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孩子,自然也能更好地去安排自己的学习。从生活习惯开始培养,也更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为孩子最早接触的,就是具体的生活环境和一个个的生活细节。

每年的3月25日和4月6日,是日本学校的春假,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没有任何家庭作业,也不必参加任何由学校组织的活动。放春假之前,小学低年级孩子会带回一份“努力度自我确认表”,这份表格共涉及14个小项目,内容如下:

1。能够做到早睡早起了

2。一日三餐都好好吃饭了

3。不挑食,什么都吃

4。能够做到总是保持正确的姿势

5。能够开朗、大方地大声问候

6。没有受过什么大伤

7。饭后能做到好好刷牙

8。认真洗手、漱口

9。在户外精神焕发地玩耍

10。没有忘记随身携带手绢和纸巾

11。借的东西都好好归还了

12。小朋友之间很友好地在一起玩耍

13。没有说过小伙伴的坏话

14。没有脱离小伙伴们

14个小项目,前面10个基本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这些小事就是孩子们春假中最重要的事。在假期中每天重复这些小事,最后就会形成一个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视。

二、孩子需要哪些生活习惯

孩子的生活习惯具体都包括哪些呢?我将其概括为以下七大类:

1。饮食习惯

按时、专注地吃饭,不在吃饭时乱动乱玩,不挑食厌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喜欢喝水,不乱吃零食乱喝饮料,不乱吃烧烤煎炸等垃圾食品。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