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如何纠正孩子的完美主义 > 鼓励孩子(第1页)

鼓励孩子(第1页)

鼓励孩子

儿童心理学大师鲁道夫·德瑞克斯在1957年说道:当今形势下,我们身上的完美主义是非常普遍的……人们之所以认为犯错误是如此危险,就是因为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创造出超人的智慧和品德……如果我们无法(在心灵内)与自己和平相处,我们就无法在外部世界获取和平,人们应该具备接受不完美的勇气……[1][2]

德瑞克斯是一位广受尊敬的作家,他曾写过《孩子的挑战》这本书。在这本书里,他向我们描述了鼓励所激发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意思就是要帮助孩子勇于尝试新的做事方式,同时又要让她知道她是被大家认可的,她是值得珍爱的。德瑞克斯想告诉父母的就是如何让孩子感觉到这份认同感,不论他们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他发现,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被认可的,你就比较容易做出新的尝试并敢于犯错。在唐·丁克迈耶和加里·麦凯合著的《养育有责任感的孩子》这本书里,此种育儿方法也得到了极力推崇。

在心理学上,人们用不同的字眼来形容鼓励的作用。得到鼓励的孩子会感觉自己的人性得到了认同,身份得到了认证,他能从别人的反映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并能感受到他人的理解。用一句平常的话来说,他会感觉自己是有价值、有作用的,他是被重视和值得被关爱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承认孩子(或许是成年人),承认孩子现在的样子,而不是以他们的能力和你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来评判孩子。鼓励还会让孩子感觉有人在背后支持他,因此,如果出现了什么错误,你的鼓励和支持也能把他内心的焦虑降低到最小程度。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记住:真实的鼓励必须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看见你这么喜欢你的创作,我很高兴。”这句评论有可能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空洞或者很开心,但具体要表达什么意思还要取决于说活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鼓励”和“表扬”的区别

鼓励和表扬是不同的。鼓励传达的是对另一个人的信任和欣赏,比如:

●“我知道你能行的。”

●“你帮我做家务,我真的很感激。”

●“和你在一起真开心。”

鼓励性的话语所表达的通常是我们对另一个人的感觉。相反,表扬则重在抒发你对一个人的表现所做出的评判,比如:

●“干得真不错!”

●“你的房间整理得真干净,我要给你一个‘A’。”

避免给孩子“打分”

如果你不给孩子打分,而是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房间”(你的意见,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评价)或者“我非常感激你为这个房间所做出的一切努力”,你的孩子就会感觉得到了他人的承认,他也会为自己做了一件如此有意义的事情而感到格外自豪。

根据文化惯例,学校经常通过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种做法到底是否可取(我们能辩论上好几个小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要拿分数去衡量完美主义者的其他生活领域。

一天,一个有着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的年轻人眼泪汪汪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因为根据他在某个方面的牙齿护理情况,他的牙医给他打了一个不是很理想的成绩——C,他由此认为自己在生活中一无是处。

想象一下,如果牙医换句话说“看得出你非常关注你的牙齿,这对你的牙齿健康非常有帮助,但是,我发现这儿有一个小问题,我希望你能够再多注意一下”,比起打分的方法,这种方法会不会更有效呢(或许你应该像这样去鼓励孩子)?

给孩子一些“小星星”和其他的奖励并没有什么错,我们经常会使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方法来激励人们,但“奖”和“罚”有一些内在的问题。为了不断激励孩子,你必须要不断增加你的奖励。如果孩子今天打扫完房间,我们可以给他一美元作为奖励,那么下个星期你必须要拿出两美元;今天看一场电影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下周你可能要给他买一个游戏机才可以。

这种为了得奖而得奖的做法只能会让孩子狭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上,而不会让他们关注自己所做出的贡献。例如,让孩子负责洗碗这一举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够让家庭生活顺利运转,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有时间共享欢乐,而奖励的方式只能会让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工作。

惩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孩子所设定的种种限制——容易造成孩子的敌视情绪、防御心理并引起口舌之争,因此,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好像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不成功的激励方式。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这种为了取悦别人而强迫自己做出完美的表现的做法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这就是为什么聪明的父母会选择鼓励孩子而不去表扬孩子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说你永远都不应该表扬孩子,表扬不会伤害你的孩子,但这种做法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孩子会感觉只有自己表现良好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你给孩子的鼓励越多,就越能帮助孩子建立牢固的自信心,增强他们自我接受的能力。

你的错误无法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

——奥普拉·温弗瑞

记录一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