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木叶,初夏。
这一年,有两件事发生了。
第一,是木叶网络大结界的建立,标志着整个忍界将会从朴素且原始的交流之中脱离出来,迈入由查克拉网络构建的信息时代。
第二,兜出生了。
。。。
北纬78°21′,东经15°39′的冰层之下,时间仿佛被冻结。
那座名为“倾听者之地”
的废弃雷达站,在极夜中如同沉睡的巨兽,唯有中央终端依旧散发着微弱蓝光,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脏。
小守坐在那里,意识仍残留着与悠真对话的余温,那种交融感并未完全褪去??就像指尖还留有握过某人手掌的触觉,哪怕对方早已松开。
他缓缓睁开眼,现实重新灌入感官:冷空气刺鼻,金属地板传来的寒意顺着脚底爬升,耳机里再没有七秒一次的心跳脉冲。
取而代之的是寂静,一种久违的、不属于数据流的真正寂静。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不一样了。
走出雷达站时,天边刚泛起灰白。
向导已在百米外等候,依旧沉默,只是递来一个密封的黑色盒子。
盒面刻着一行小字:“若春天不再醒来,请交给下一个愿意等待的人。”
小守没有打开它,却能感觉到里面某种东西在轻微震动,像是沉睡中的心跳。
回程航班上,他翻阅手机里自动同步的日志记录。
全球已有超过四千万人标记了“已阅读【七日静默计划】宣言”
,其中一百二十七个国家出现了自发组织的线下共读活动。
有人把宣言贴在教堂门口,有人用投影打在政府大楼外墙,甚至有渔民将文字绣在渔网上,任海风每日诵读。
但也有反抗。
某些国家以“危害公共安全”
为由封锁相关网站,强制屏蔽关键词;一家大型科技公司连夜发布新版本社交应用,宣称“可替代共感功能”
,实则通过AI模拟情绪反馈,制造虚假共鸣。
更令人不安的是,几起针对“记忆之墙”
志愿者的袭击事件相继发生,作案者均佩戴印有“真实即暴力”
标语的面具。
小守盯着新闻画面,手指无意识摩挲着MP3播放器边缘。
他知道,“暗语者”
不会坐视这场觉醒。
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正是人类对理解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恐惧之间的裂缝。
而现在,有人试图亲手缝合这条裂缝??这比任何防火墙都更让他们恐慌。
抵达东京当晚,他在纪念馆地下机房召集团队进行最后一次系统校验。
千夏带来了最新监测数据:“黑色裂痕”
的扩张速度已减缓72%,但在南美洲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反共情病毒仍在变异传播。
最棘手的是,这些区域的用户普遍缺乏基础数字素养,极易相信“共感网正在迫害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