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社会的世界是什么意思 > 第十八 作为意义脉络的动机形成脉络二真正的原因动机(第2页)

第十八 作为意义脉络的动机形成脉络二真正的原因动机(第2页)

[18]参见舍勒:《论同情感》(Sympathiegefühle),第77页[许茨在这里指的是舍勒的《同情的本质和形式》(WesenundFormehie)的德文第一版及其相应的页码——英译者注]。

[19]参见胡塞尔:《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FormaleualeLogik),第22页;就有关被动性和活动的论题而言,也可以参见赖纳(Reiner)所进行的非常出色的详细研究,即《自由、意愿和活动》(Freiheit,WollenundAktivit?t,Halle,1927年版),我是直到完成了本书才注意到这项研究的。我在所有具有根本性的细节方面都同意赖纳的观点。

[20]参见胡塞尔:《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FormaleualeLogik),第281页。

[21]或者说,正像胡塞尔在《观念》(Ideen)之中富有特色地陈述的那样,“得到实现的活动,或者(由于它们本来就是)……一些过程,这些处于实现过程之中的活动所构成的,就是我们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的各种‘态度’。”[参见《观念》(Ideen),第一卷,第236页]

[22]参见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VenzurPh?nomenologiedesiseins),第487页。

[23]参见胡塞尔:《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FormaleualeLogik),第281页。

[24]参见胡塞尔:《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FormaleualeLogik),第149页。

[25]参见胡塞尔:《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FormaleualeLogik),第150页;并请参见胡塞尔提出的、有关作为自由的自发性和活动的活动的论题的观点,《观念》(Ideen),第253页。近来,在其《笛卡尔式的沉思》(ischeMeditationen)的“第五沉思”之中,胡塞尔把主动的发生和被动的发生当作意识生活的两种基本形式而进行了彻底的区分。他指出:“让我们询问一下,各种从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出发来看颇为重要的、有关构造性发生的普遍原理都是些什么。可以把这些原理分为两种类型:有关主动的发生的原理和有关被动的发生的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自我是以主动的方式进行产生、创造和构造的……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是,自我的各种以已经给定的各种对象为基础的、以内在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通过各种复杂的综合结合到一起的活动,都开始以某种原初的方式构造各种新的对象。而这样一来,这些对象对于意识来说就都是作为产物而显现出来的。……不过,所有这些与主动的构造过程有关的情况,都在某种比较低的层次上以某种被动意识的平台为预设前提。只要我们分析一个以主动的方式构造出来的对象,我们便会意识到这种与被动的构造过程有关的平台。”[《笛卡尔式的沉思》(ischeMeditationen),第65页及以下部分,第38节]

[26]我们相信,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具体证明了韦伯对行动和行为的区分所具有的不适当性。

[27]参见胡塞尔:《观念》(Ideen),第145页、第149页,第164页;《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VenzurPh?nomenologiedesiseins),第396页,第410页。

[28]参见胡塞尔:《观念》(Ideen),第145页。

[29]参见胡塞尔:《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FormaleualeLogik),第149页及以下部分。

[30]参见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VenzurPh?nomenologiedesiseins),第410页。

[31]参见海德格尔:《存在和时间》(Sei),Halle,1927年版,第245页。在这里,我们是在并未采用海德格尔赋予这个术语的明确意义的情况下,亦即在并不采用他赋予它的“理解的生存特征”和“定在”含义的情况下,来借用它的。普芬德尔(Pf?nder)也曾经使用过这个术语,参见由其“动机和动机形成过程”(MotivundMotivation)所表现的出色研究,该文载《利普斯纪念文集》(FestschriftfürLipps),Leipzig,1930年版。

[32]与胡塞尔的用法相反,我们也使用“幻想”这个术语来表示预期过程;参见本书后面的第十一节。

[33]参见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VenzurPh?nomenologiedesiseins),第453页。

[34]忒瑞西阿斯(Tiresias):也译“提瑞西阿斯”、“泰瑞西斯”,系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人物;据说他由于在无意之中看到了正在林中沐浴的雅典娜女神的**,因而被后者诅咒永远变成瞎子;雅典娜后来得知他不是有意的,便出于怜悯而使他得到了长寿和预知未来的能力。——中译者注

[35]参见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VenzurPh?nomenologiedesiseins),第413页。

[36]在这里,我们无法详细阐述这种举措对于伦理学和法学,尤其是对于刑法来说所导致的各种显而易见的后果。

[37]读者可以参照莫里茨·盖格(Mer)对这个论题进行的出色研究,即“无意识片论”(FragmentüberdasUe),该文载《现象学年鉴》(JahrbuchfürPh?nomenologie),第Ⅳ卷,1921年版,第1-136页;当然,我们自己使用的术语是与盖格使用的术语有所不同的。

[38]参见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VenzurPh?nomenologiedesiseins),第473页。

[39]在这里,我们是在胡塞尔的意义上来使用“明证”(Evidenz)这个术语的,用它来表示与这种“意识到”有关的具体经验。参见胡塞尔:《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FormaleualeLogik),第437页及以下部分,尤其是第144页。

[40]参见胡塞尔:《观念》(Ideen),第293-294页。

[41]参见本书的第六节,即前面的第41页(中译者按:这里的页码指的是本书英文版的页码,即本中译文的边码;下同)。

[42]参见本书后面的第五章,第四十七节。

[43]参见我们在前面曾经引用过的盖格尔、普芬德尔和赖纳的著作。

[44]参见柏格森:《论意识的直接材料》(Essaysurlesdonnéesimmédiatesdelace),尤其参见第Ⅲ章,即“真实的绵延和偶然性”(Laduréeréelleetlaeédition,Paris,第133-169页;该书德文版即《时间和自由》(Zeitu),Jena,1911年版,第137页及以下部分。

[45]参见胡塞尔:《观念》(Ideen),第223页和第234页。

[46]正像赖纳已经表明的那样,由于自我沉浸在绵延过程之中,所以,这里根本不存在任何选择,只存在冲动[参见其《自由、意愿和活动》(Freiheit,WollenundAktivit?t,Halle,1927年版,第22页)]。

[47]为了便于读者参照语意更加明晰的英文版来理解许茨的基本思想,此后的三段话主要按照这里经过英译者概括的英文版译出;特此说明。——中译者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