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立法议会的结束。革命激情和国防(1792年8—9月)02
2。第一次反法联盟的建立(1793年2—3月)
革命宣传和法兰西征服威胁到各君主国的利益,它们随即作出反应:组织一个总联盟反对这个革命的民族。
和英国的决裂是反法联盟形成的第一步。在法国征服了比利时之后,皮特领导的英国政府开始放弃中立政策。1792年11月16日,法国行政会议宣布埃斯考河诸河口可以自由航行,全然不顾封闭这些河口的明斯特条约。这进一步加深了英国主战派的不满。国民公会关于允诺向各起义民族提供救援的决议激怒了英国的领导人。皮特采取了更多的反法措施。路易十六被处死的消息一传来,英国宫廷如丧考妣,当即举行哀悼。1793年1月24日,法国大使肖夫兰接到了离开英国的命令。2月1日,根据布里索的报告,国民公会同时向英国和荷兰宣战。这一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利益的冲突引起的。以皮特为代言人的伦敦旧城不能容忍安特卫普落入法国之手。另一方面,国民公会把同荷兰开战看作是攫取阿姆斯特丹银行以改善财政状况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到旧制度末期,法英两国在商业、航海和殖民地等方面的竞争已经激化。许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领导人物一直在担心英国对法国的竞争。在海外商品运输方面,法国也一直有赖于英国商船,国民公会贸易委员会1793年7月2日的报告就指出了这个问题。法英之间进行的这场斗争不再是君主之间的战争,它在许多方面都已成为夺取政治、经济优势的民族间的战争了。
这场大战很快就爆发了。国王的处死对于英国只是借口,而对于有着君主主义狂热的西班牙则成为战争的更充分的理由。1月21日之后,戈杜瓦首相拒绝接见法国代办布古安。布古安于2月22日离开了马德里。3月7日,国民公会在一致欢呼声中通过了对西班牙宣战的决议。巴雷尔宣称:“法国多了一个新敌,不过是自由多了一份胜利!”随后,法国又同意大利各国君主决裂。1月13日,在由僧侣煽起的一场骚乱中,法国外交官巴斯维尔被杀害。这引起法国同教皇的决裂,接着就是同那不勒斯、托斯卡纳和威尼斯的决裂。除了瑞士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以外,法国同整个欧洲都处于战争状态。布里索宣称:“现在要和你们在陆地和海洋上交手作战的敌人是欧洲的所有暴君!”
尽管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但这些国家并未连成一气。英国于1793年9月通过一系列条约把所有参战国联系起来,由此渐渐形成了以英国为灵魂的第一次反法联盟。
大革命只能自己保卫自己。然而吉伦特派并没有作好战争准备。反法联盟军队的连连获胜决定了该派别的厄运。
Ⅲ。大革命的危机(1793年3月)
革命的法国刚刚向君主制欧洲宣战就发现自己陷入极端危险的境地。外敌的联盟和军事的失败;贵族反革命和内战;经济危机和人民运动,统统汇合到一起,使危机恶化到了极点,同时也使吉伦特派和山岳派之间的斗争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1。生活费用的上涨和人民运动的高涨
使共和国在1793年春几乎陷于崩溃的总危机首先是经济和社会的危机。这一危机自国民公会召开以来就存在。热衷于保卫有产者阶级特权的吉伦特派所推行那套纯粹消极的政策使危机进一步恶化。吉伦特派一直想通过剥削被征服国家来解除经济危机。然而他们的算盘打错了。
财政危机由于新指券的不断发行而日渐严重,引起生活费用的迅速上涨。圣茹斯特在1792年11月29日的讲演中曾提议停止发行指券,整顿财政。他认为这是解决生活费用上涨问题的唯一途径:“我们经济的毛病就在于符号券(指券)发行得过多。因此,应当尽力不再增加指券,以防止其继续贬值。我们必须作出决定,尽可能少地发行货币。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减轻国库的负担。或是通过把土地抵押给我们的债权人,或是通过拨出一些按年偿付的债款来还清债务,但不再增发符号券。”
圣茹斯特的意见未被采纳。财政委员会领导人康邦继续奉行通货膨胀政策。到1792年10月初,流通中指券的总量已达20亿锂。10月17日,康邦又将一批新指券投入流通,从而使指券总量上升到24亿锂。指券在继续贬值,国王的处死和全面的战争加速了这一进程。1793年1月初,指券还相当于面值60%—65%的价值,到2月份就只能相当于面值的50%了。
生计危机由此严重化了,日平均工资在农村是20个苏,在巴黎是40个苏,而面包价格在某些地方竟涨到8苏1斤[2]。其他食物,尤其是殖民地的产品,都有类似的涨价。面包不仅昂贵,而且很难买到。1792年的收成是不错的,但小麦一直没怎么上市。圣茹斯特在11月29日的讲演中分析了这种人为粮荒的原因:“不愿用纸币充塞钱袋的农民,很不情愿出售他们的粮食。其他任何商业都必须出卖商品才能获取利润以维持生活。农民则不然,他们什么也不买。他们的需要并不在于商业。这个阶级习惯于年复一年,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积攒一部分土地收入。而今天,他们宁愿保存粮食而不去积攒纸币。”各大城市都出现粮荒,土地所有者和农场主们根本不急于把粮食拿到市场上去换回贬值的纸币。
本来,在夏季里建立的那套助长了第一次恐怖的管理制度,是可以通过强制清查粮食和批准征调来打消粮食生产者的坏心思的。然而,身为内政部长,并对经济事务负有责任的罗兰,却固守严格的自由主义正统信条,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贯彻这种合乎时宜的立法。恰恰相反,1792年11月8日,国民公会废除了9月制定的管理制度,重新宣布谷物和面粉贸易“最完全的自由”。当然,它仍禁止粮食出口。国民公会规定:反对食物流通者和聚众闹事者将被处以极刑。实际上,谷物一不上市流通,各地谷物价格就发生了差异:1792年10月,1瑟蒂埃[3]谷物在奥布省价值25锂,在上马恩省价值34锂,在卢瓦尔-歇尔省价值47锂。但在巴黎1法斤面包不过卖3苏,因为巴黎市府用财政补贴的办法限定了面包的价格。罗兰曾喋喋不休地谴责这种浪费行为。吉伦特派鼓吹自由竞争可以拯救一切,他们对各阶层群众的疾苦仍然持无动于衷的态度。
社会危机也在加深。从1792年秋天起,各地城乡都发生了严重的动乱。在里昂,丝织工人由于丝绸生意萧条而纷纷失业。国民公会的特派员们加强了治安部队并开始抓人。在奥尔良,店铺遭到了抢劫。10月间,凡尔赛、朗布耶、埃唐普等地又发生了骚乱。11月间,小麦**遍及整个博斯地区和边境各省。一帮一帮的物价核定员出现在各地市场。11月28日,旺多姆有3000名核定员。29日,有6000名武装核定员出现在厄尔-卢瓦尔省的库维尔大商场。他们的帽子上都插着橡树枝,集合时喊着“国民万岁!小麦就要降价了”的口号。吉伦特派坚持自己的阶级政策,强行在博斯地区恢复了秩序。
在巴黎,市府和各区在1792年11月29日提出的限价要求毫无结果。这一要求是一些平民领袖和各区活动分子提出来的。12且10日,格拉维利埃区的修道院长雅克·鲁就“路易末世的审判、就投机商、囤积者和叛徒”等问题发表了措辞激烈的演讲。在人权区,一个生活比较富裕的名叫瓦尔莱的邮局职员从1792年8月6日就开始主张指券的强制流通和制定对付投机倒把的措施。他经常登上一个带轮子的讲坛,到各种公共场所进行宣传。里昂的夏利耶和勒克莱尔、奥尔良的塔布罗都宣传同样的口号:实行食物限价和谷物征购;管理面包业;救济穷人和志愿兵家属等。这些被称为“忿激派”的活动分子的宣传鼓动,在巴黎各区蓬勃开展。经济危机的加剧促进了他们的活动。1793年2月12日,一支代表巴黎48个区的代表团来到国民公会提出:
“仅宣布我们是法兰西共和派是不够的,还应该为民造福,应该有面包。因为没有面包就没有法律,没有自由,没有共和国。”
请愿者们谴责“谷物贸易的绝对自由”,要求实行限价。连马拉都斥骂这场请愿是卑鄙的阴谋。2月25日,在殖民地粮食贸易中心——伦巴第人居住区发生了骚乱。后来这种骚乱蔓延开来,并持续多日。参加骚乱的人首先是妇女,其次才是男人。他们强迫商人按他们规定的价格把糖、肥皂和蜡烛卖给他们。
雅克·鲁这样说过:“这些食品杂货商不过是把他们长期以来让人们多付给他们的钱还给了人们而已。”
但罗伯斯庇尔像马拉一样,把这种骚乱斥为“一种旨在挑动爱国者斗爱国者的阴谋”。他提出,人民不应该“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商品”而起来闹事,应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人民应该奋起,但奋起的目的是为了打垮那些匪徒,而不是为了找糖吃。”
忿激派要求实行限价的行动尽管失败了,但他们毕竟提出了这一问题。当时山岳派的反应跟吉伦特派是一样的。但是不久,山岳派迫于日益严重的政治危机,为了同吉伦特派作斗争,为了拯救祖国,便对人民的要求作了让步。1793年3月26日,让邦·圣安德烈写信告诉巴雷尔:
“如果你们想让穷人来帮助你们完成这场大革命,你们就必须刻不容缓地保证穷人能够活下去。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只应按救国这一伟大法则办事。”
生活费用的上涨加速了吉伦特派的衰落。
2。迪穆里埃的失败和叛变
正当政治危机恶化、吉伦特派和山岳派更加激烈地重新开战的时候,前线告急了。
在1793年初,共和国军队失去了数量上的优势。由于迪穆里埃所庇护的那些军需供应商的盗窃活动,部队吃不好、穿不好,致使许多志愿兵只打了一仗就利用法律承认的权利回家了。1792年12月法军有40万人,到1793年2月就只剩22。8万人了。法军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有着不同编制和章程的正规部队和志愿兵部队并存。志愿兵穿蓝服(人称“矢车菊”),军官由选举产生,军饷较高,军纪也不太严,且只有参加一次战役的义务。正规军士兵则穿白服(人称“白呆子”),负有长期的义务,军纪严格,军官由上级任命。由于正规军蔑视和妒嫉志愿军,两种部队之间常常发生争吵斗殴。
1793年2月21日《军队混编法》颁布后,结束了这种两种部队并存的状况,把军队按一种全国性体制统一了起来。改革计划是迪布瓦-克朗塞在2月7日向国民公会作的报告中提出来的。据此,两营志愿兵将和一营正规军合并为半个旅。这样,志愿兵可以把他们的救国热忱和公民责任感传给正规军;正规军则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技术和纪律教给志愿兵。士兵们还可以自选军官,只有13的官职凭资历取得。2月12日,圣茹斯特对迪布瓦-克朗塞的方案表示热烈支持:
“你们不应只靠士兵的数量和纪律来打胜仗。只有当共和精神在军队中得到了发扬的时候,你们才能获得胜利。”
他还进一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