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近代宗族制度 > 第三章 宗教与近代科学观念(第2页)

第三章 宗教与近代科学观念(第2页)

[9]IanG。Barbour,IssuesinsdReligion,pp。102-104。

[10]Hofstadter,“SocialDarwinismihought”,p。30。转引自Barbour,IssuesinsdReligion,p。111。

[11]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页。

[12]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第638页。

[13]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第639页。

[14]参见何满子:《上帝服输》,《南方周末》,1996年12月6日,第15版。

[15]JosephB。Tamney,AmerisotheBuddhistMirrarlandPublishing,Inc。1992,p。15。

[16]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371页。

[17]高洪:《日本当代佛教与政治》,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5页。

[18]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371页。

[19][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4页。

[20]参见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135页。

[21]何劲松:《创价学会的理念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3页。

[22]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270页。

[23][日]友松芳郎主编:《综合科学史》,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24]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9页。

[25]李恩民:《戊戌时期的科技近代化趋势》,《历史研究》,1990年第6期,第123—135页。

[26][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27]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722—723页。

[28]任鸿隽:《〈科学〉发刊词》,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4页。

[29]任鸿隽:《在中国科学社第一次年会上的开幕辞》,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88页。

[30]蒋梦麟:《西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页。

[31]蒋梦麟:《科学精神论》,樊洪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70页。

[32]《〈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书评序跋集》,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411页。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