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吴雷川:《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6年版,第4页。
[40]吴雷川:《墨翟与耶稣》,(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0年6月初版。
[41]参见王成勉:《文社的盛衰——二○年代基督教本色化之个案研究》,财团法人基督教宇宙光传播中心出版社1993年版。张西平、卓新平编:《本色之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JessieG。Lutz编:《所传何为?——基督教在华宣教的检讨》,王成勉译,国史馆2000年版。段琦:《奋进的历程——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2]胡贻谷:《基督教文字机关概况》,《中华基督教会年鉴》(八),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25年版,中国教会研究中心、橄榄文化基金会联合出版1983年再版,第136—138页。
[43]吴雷川:《对于知识界宣传基督教的我见》,《生命》,第5卷第1期,1924年1月。
[44]吴雷川:《我为什么要读圣经?用什么方法读圣经?》,《生命月刊》,第1卷第6期,1921年2月。
[45]吴雷川:《论基督教与儒教》,《真理周刊》,第43期,1924年1月20日。
[46]参见[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赵紫宸:《耶稣的人生哲学》,《赵紫宸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6页。
[48]吴雷川:《墨翟与耶稣》,青年协会书局1940年版,第4页。
[49]吴雷川:《我对于基督教会的感想》,《生命月刊》,第4卷第1期,1923年9月。
[51]吴雷川:《我对于基督教会的感想》,《生命月刊》,第4卷第1期,1923年9月。
[52]吴雷川:《西番莲启示》,《真理周刊》,第23期,1923年9月2日。
[53]吴雷川:《论基督教与佛教将来的趋势》,《真理周刊》,第44期,1924年1月27日。
[54]章开沅:《〈俱分进化论〉的忧患意识》,《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续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55]王煜:《章太炎进化观评析》,章念弛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第232—299页。
[56]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章念弛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第8—10页。
[57]梁启超:《余之生死观》,《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219页。
[58]如章开沅先生认为《俱分进化论》“很可能受到《一年有半》的某些启迪”。参见章开沅:《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续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59]太虚:《论天演宗——四年在普陀作》,《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台湾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98年版,第830页。
[60]太虚:《论天演宗——四年在普陀作》,《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33页。
[61]太虚:《论天演宗——四年在普陀作》,《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34页。
[62]太虚:《世间万有为进化抑为退化——十四年初春在武昌佛学院讲》,《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84页。
[63]太虚:《大乘渐教与进化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讲》,《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91页。
[64]太虚:《论天演宗——四年在普陀作》,《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47页。
[65]太虚:《论天演宗——四年在普陀作》,《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47—848页。
[66]太虚:《论天演宗——四年在普陀作》,《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35页。
[67]太虚:《论天演宗——四年在普陀作》,《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66页。
[68]太虚:《世间万有为进化抑为退化——十四年初春在武昌佛学院讲》,《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89页。
[69]太虚:《大乘渐教与进化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讲》,《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96页。
[70]太虚:《大乘渐教与进化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讲》,《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96—897页。
[71]太虚:《大乘渐教与进化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讲》,《太虚大师全书》第22册,第898页。
[72]太虚:《佛陀学纲》,《太虚大师全书》第1册,台湾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98年版,第246页。
[74]西楞:《四方八面的佛教观》,《佛学丛报》,第3期,1912年,《论说二》,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