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历史刚一进入20世纪,就有人大声疾呼:“呜呼,今日已二十世纪矣,我同胞之国民将何以自处也!”[132]这是维新派在构建国民与国家观念的舆论中所表达出来的对新世纪的关怀,反映了世界时间对于中国立足于世界的重要意义。近代的中国努力吸收代表着进步的西方知识,力图弥补落下的发展时间,追赶世界的脚步,这在近代北京普及卫生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近代卫生知识与世界时间具有天然的联系,其以世界时间作为有机组成部分,力图约束民众的行为,规范民众的生活,促进了社会活动时间的统一化,而这是世界时间普及过程中的必然,正符合行政权力对社会控制的需要。在政府直接控制的领域,“划一时间”在逐步开展,尤其在30年代以后,政府机关实行统一的办公时间[133],各民众教育馆规定一致的开放和休息时间[134],各市立学校的活动时间也逐渐趋同。当世界时间成为明确的规范,“时间开始被纳入以计算的方式运用管理权威的过程中”[135],对社会生活的管理和控制更为精确和严密,民众的生活在世界时间的支配下日趋制式化,被纳入符合科学要求的现代轨道中。
世界时间在为卫生活动提供运行框架的同时,也受益于卫生知识的传播,社会时间和生理时间在未被明显更动的情况下被钟点符号所标示,世界时间的物质和观念形态渐进地融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时间是卫生知识的基本要素和先决条件,卫生知识的传播又推动了世界时间的普及,卫生知识与世界时间在共同的推广过程中互相借重,形成了西方知识体系引介的良性循环。
民间力量在卫生知识与世界时间的普及过程中发挥了首倡之功,并积极进行破旧立新的工作。相比之下,政府不仅在卫生行政和世界时间的制度建设上相对滞后,在社会推广上也稍显迟钝,但在民间力量奠定的基础之上,政府以国家正统和国民代表的身份很快取得主导地位,并加速推进了卫生知识和世界时间的普及。世界时间不仅在制度上取得了正统地位,且在社会生活中也逐渐居于主导,近代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日益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主流。
[1]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163~164页,台北,新星出版社,2006。
[2]左玉河:《从“改正朔”到废旧历——阳历及其节日在民国时期的演变》,载《民间文化论坛》,2005(2)。
[3]《训令社会局、工务局、公安局市内繁冲地点设置标准钟一案提经第二八零次市政会议议决通过仰会拟详细计划及预算呈候核夺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30页,1936(366);《指令工务局、社会局、公安局据会呈以市内设置标准钟一案经会同拟具计划检同图说请鉴核指示遵照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6(377),16页。
[4]《呈市政府呈为本市设置标准钟拟购用新民洋行代售瓦格那子母电钟并拟将设置地点略予变更请示遵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7(402),33页。
[5]《戒烟局管理规则(1909年)》,见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482页。
[6]《内外城官医院规则》,载《政府公报》,1916(272),23~26页。
[7]《医院照常施诊》,载《晨报》,1921-02-07(3);《官医院延长诊疗时间》,载《晨报》,1921-02-18(6)。
[8]《训令卫生局据派员报告视察市立医院情形并拟具意见抄发原报告仰即分别办理并着传令嘉奖该院长仍将办理情形具报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81),19~21页。
[9]《北平市政府公安局警察医院办事细则》,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6(356),3页。
[10]《京师传染病医院暂行办事细则(五年十二月呈准)》,见《京都市政汇览》,72页。
[11]《北平市传染病医院治疗及住院规则》《北平市传染病医院附设普通诊疗所规则》,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47),6~7页。
[12]《医院施诊改时》,载《晨钟报》,1918-06-17(3)。
[13]《道济医院之组织》,载《晨报》,1926-10-04(6)。
[14]《“寰西医院”广告》,载《晨报》,1925-08-01(5)。
[15]《“翁之龙诊所”广告》,载《晨报》,1923-10-02(4)。
[16]《北平特别市卫生局管理公私立医院暂行规则》,载《北平特别市市政公报》,1928(2),34~36页。
[17]《卫生局关于检查各私立医院、诊所情形的呈文、调查表及市政府的指令》(1936),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05-001-00116。
[18]《训令直辖各机关现届夏令自六月一日起办公时间改为上午自八时起至十二时下午自二时起至五时止令仰遵照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51),9页;《训令直辖各机关准北平军委分会第三处函达自九月三日起改订办公时间令仰知照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5页,193(266);《本府秘书处通知奉谕本府及所属机关办公时间自二年一日起改为上午九时至十二时下午二时至六时通知查照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6(337),10页。
[19]《北平市市立医院收费规则》,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47),4页;《训令卫生局据派员报告视察市立医院情形并拟具意见抄发原报告仰即分别办理并着传令嘉奖该院长仍将办理情形具报由》,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81),19~21页。
[20]《北平道济医院重定简章》《北平道济医院产妇科简章》(1935),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05-001-00084。
[21]《北平西郊万寿寺天然疗养院简章》(1935),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05-001-00084。
[22]《述客言中国宜广设医院》,1895-12-03(4),载《申报》。
[23]《戒烟局管理规则(1909年)》,见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481~490页。
[24]《关于卫生事项·北平市烈性毒品戒除所病室规则》,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3),97页。
[25]言者:《医院在社会上之地位及其与开业医师之关系》,载《医学周刊集》,1931(4),220页。
[26]《北平市传染病医院治疗及住院规则》,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47),6页。
[27]《北平市政府公安局警察医院患者病室规则》,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6(369),9~10页。
[28]《人人医院门诊及接生简章》(1935),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05-001-00084。
[29]《北平市市立医院收费规则》,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47),4页。
[30]《北平西郊万寿寺天然疗养院简章》《人人医院门诊及接生简章》《北平清源医院简章》《北平道济医院重定简章》(1935-1936),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5-00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