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外学前教育史总结 > 第一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第1页)

第一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第1页)

第一节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公元5世纪末至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的这段历史被称为中世纪。西欧中世纪是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之上,由文明程度很低的外来“蛮族”建立起来的。由于战争的破坏、占领者文化的落后及其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产的排斥,西欧的文化大幅度下降,宗教和僧侣垄断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同时,西欧的封建贵族和教会内部逐渐形成了一个严格的等级结构。在上述背景下,中世纪的西欧教育烙上了浓厚的宗教性和明显的等级性。学前教育也是如此。

一、中世纪的儿童观

(一)原罪论的儿童观

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宗教成为维护欧洲封建社会形态的精神支柱。教会在思想意识上大力提倡原罪说及禁欲主义等。为了让人们相信原罪说、禁欲主义的荒唐说教,为了使上帝的神话成为人们的信仰,基督教鼓吹儿童是带有“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人人必须历经苦难生活的磨难,不断赎罪,才能净化灵魂。为得到未来天堂的幸福,人人应当听从教会的训诫,常年敬畏上帝,实行禁欲。在中世纪教会兴办孤儿院,收留弃婴的原因之一就是帮助儿童赎罪。

以性恶论及禁欲主义为依据,教会对崇尚和谐发展的雅典文化教育,持敌视态度。教会学校中,宗教居于所有学科之上,儿童从小就要盲信、盲从圣书和教师的权威,不允许有任何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流露。教会要求摧残肉体以使灵魂得救,声称“不可不管教孩童,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应当从幼年起就抑制儿童嬉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并采取严厉措施来制止这类表现。儿童活泼灿烂的童年被扼杀,戒尺、棍棒成了中世纪学校不可缺少的工具。对儿童的约束与惩戒就成了中世纪学前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教育中体罚盛行,体育完全被取消了。

(二)预成论的儿童观

由于中世纪自然科学的落后和成人的自我中心,人们不愿对儿童的特点给予更多关注等原因,人们沿袭了一种源自古代预成论的儿童观。预成论认为:当妇女受孕时,一个极小的、完全成形的人就被植于**或卵子中,人在创造的一瞬间就形成了。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的多少的不同而已。因此在社会上,儿童被看成小大人,一旦能行走和说话,就可以加入成人社会,玩同样的游戏,穿同样的服饰,例如,小男孩即要求穿骑士服,佩带宝剑,犹如成年男子的装束;小女孩则要求浓妆艳抹,穿拖地长裙,打扮得像贵妇人。他们被要求有与成人同样的行为举止。按照预成论的观点,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欧洲14世纪以前的绘画,总是不变地以成年人的身体比例和面部特点来画儿童肖像。

显然,预成论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由于受预成论的影响,人们无论是在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都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一位中国学者曾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的类似情况,说由于“小儿也只是父母的所有品,又不认他是一个未长成的人,却当他作具体而微的成人,因此又不知演了多少家庭的与教育的悲剧。”[1]

二、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

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是西欧中世纪儿童必须接受的早期教育。中世纪时期的教育,基督教会居于独尊地位,不允许一般的世俗学校存在。教堂是唯一的知识源地,教士是掌握知识之人。因为一切知识都来自“神启”,一切真理都来自《圣经》,所以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虔信上帝、熟读《圣经》,以求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教育方法则简单、粗暴,以体罚为主。在基督教世界里,学前教育的主要措施大致如下。

(一)接受“洗礼”

“洗礼”为基督教的重要仪式。教会以“洗礼”来说明罪人因相信耶稣为救主而内心被圣灵洁净,罪恶得以赦免,成为属于基督的人。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参加神父主持的“洗礼”或“浸礼”。

(二)灌输宗教意识

当孩子稍能懂事时,父母就向他们灌输诸如儿童生下来就是一个犯有原罪的人,人生来就要准备经受无穷的苦难,学会如何忍耐服从、逆来顺受;宣扬天下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圣父、圣灵、圣子是三位一体的主;笃信上帝是全能的、仁慈的;一个人只要虔敬地信仰上帝,死后灵魂就可得救,即升入天堂。

(三)参加圣事礼仪

儿童要随父母参加教会组织的各项圣事活动,这些活动将伴随终生。如参加主日的祈祷、读经、唱诗、听布道等。有时也欣赏教会音乐,以陶冶其宗教情感和增强对上帝的信仰。

(四)度过宗教节日

儿童跟随家长到教堂或在家里过各种宗教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从中萌生对宗教的好感,确信人的最大幸福就是爱上帝、爱他人,领受所谓圣灵无所不为、无所不能、全智全能的神秘感。

三、封建贵族的学前教育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