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外学前教育史电子版教材 > 第三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第2页)

第三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第2页)

(一)母育学校的性质与任务

在夸美纽斯所倡导的学制系统中,第一所学校是“母育学校”。夸美纽斯指出“家庭是每个孩子出生后最初的学校,在这里我们必须把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当具备的全部知识的种子播种到他身上”。他主张儿童在6岁以前入母育学校,每个家庭应该设立这种学校,母亲就是教师。母育学校是夸美纽斯构筑的前后衔接而统一的学制系统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他把奠定儿童体力、道德和智慧发展的基础作为主要任务,即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幼儿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

(二)母育学校的教育内容

1。胎教

夸美纽斯强调孕妇应注意身心健康而不致影响胎儿。如果孕妇们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经常处于突然的恐慌、过度的愤怒或怨恨与伤感一类不良的情绪状况,她就将生育一个怯弱的、易动感情的和沮丧的婴儿,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死胎或极其虚弱的孩子。夸美纽斯甚至提出建立“婚姻咨询委员会”及“产前诊所”来对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及孕妇提供咨询,以便养育健康的婴儿。[5]

2。体育

夸美纽斯特别重视锻炼和娱乐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他主张不要让儿童习惯于用药,因为药品和食物按其性质来说是对立的,妨碍他们的成长,重要的是应该使儿童生活有规律并保持愉快的心情。夸美纽斯认为游戏是幼儿最适合的活动方式。游戏不仅有益于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能够发展肢体活动和智力的敏捷性。因此,要求父母应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和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甚至应直接参加游戏。夸美纽斯对于玩具提出了详细的意见。认为真的工具对于幼儿很危险,指出家长可以做些仿制性的玩具,比如小的铁刀、木剑、小锄头、小车、滑板、建筑物等。还指出成人可以指导幼儿使用未成型的材料开展游戏活动,如使用泥土、木片、木块或石头搭小房子等。

3。德育

德育方面夸美纽斯则强调培养儿童的文明礼貌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节俭和勤劳品质的形成。他认为,人出生的头几年就应当奠定良好德行的基础,如果不先进行道德教育,那就是一种非常缺乏判断的表现。在德育方法上,他认为应充分重视榜样、教导、示范、训练、惩罚、表扬等方法的作用。夸美纽斯坚决反对溺爱和放纵孩子,反对父母或成人容忍儿童在毫无纪律约束下为所欲为。他指出,儿童的任性实际上并不是孩子缺乏理智,而是父母和成人愚蠢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他要求自幼培养儿童的纪律观念,但又不要过于严厉,强调父母、导师应以身作则,用自身的道德行为影响青少年,使他们从小便对道德榜样的人物和行为产生深刻印象;同时,还注意到了环境对儿童道德的影响,提出儿童应避免不良社交,以免沾染恶习。

4。智育

夸美纽斯接受了弗兰西斯·培根的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影响,认为感觉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因此,他十分重视训练儿童的“体外感觉”及分辨外界事物的能力。夸美纽斯第一次为6岁以下儿童的智育制订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他认为幼儿智力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第一,要发展幼儿的外部感觉和观察力并积累关于周围自然、人类社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初步观念;第二,发展语言和思维;第三,训练手的初步技能,即对幼儿进行“能、知、行”三方面的教育,为入学后的教育打下基础。为此,母育学校制订的智育计划包括自然、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年代学、历史学、家务、政治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音乐、语言等学科。夸美纽斯相信,通过这种启蒙性质的教育,就可以为儿童奠定各门科学知识的初步的基础。

(三)母育学校的教材及指导书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里详尽阐述了幼儿父母教育指导和儿童读物问题。他认为,要想帮助父母或保姆有效地教育好孩子,必须为他们编写一部手册,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父母及保姆的教育责任;儿童所学各科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出教授每一科目的最佳时间以及所应采用的最佳言语和姿态。

夸美纽斯认为,应当为儿童编写一本可直接供其观赏的图画书。他已意识到,在幼儿阶段,教育的主要手段是感官的知觉,而视觉又是感觉里面最主要的一种,所以应当把各门学问中最重要的事物以图像形式传授给儿童。1658年,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正式出版。《世界图解》是历史上第一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这本学前儿童读物,共有一百五十课,每课都有一幅插图,序言和结束语各有一幅,共有插图一百八十七幅,反映了17世纪欧洲社会生活图景,也充分体现了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教育思想。书中的内容正好和《母育学校》中提出的广泛的教学大纲的内容相对应,以配套使用。

五、历史地位及影响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夸美纽斯对教育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和人接受教育的广泛可能性持有深刻信念并做了深入论证。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年限整齐划一、任务明确、互相衔接的完整的学制系统,并为各级学校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和课程系统,为近代单一制学校和普通学校课程的设置奠定了基础,并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这一学制中。班级授课理论的出现成为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他的《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首次深入研究了家庭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确定了其目的内容和基本方法。他撰写了供母育学校使用的课本《世界图解》。

尽管他在教育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他一生致力于人的幸福所做的努力都是令人钦佩的,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保留的世俗与宗教的矛盾、机械主义痕迹也表明他的思想也有自身的问题与局限,再者,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得夸美纽斯的研究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不够充分。

小结

在基督教至尊的中世纪,原罪论及预成论的儿童观流行,对于学前教育,则表现为对学前儿童身心特点的无知和对他们的严苛,学前儿童成为被屠宰的“羔羊”。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精神指导下,教育以人为中心,否定禁欲主义,淡化宗教神学。原罪论、预成论的儿童观被批判,和谐发展被重新提出,在学前教育上开始研究、探讨儿童的身心特征。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家庭背景下的学前教育。

关键术语

原罪论;预成论;基督教学前教育;骑士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大教学论》;泛智论;教育适应自然;《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思考题

1。西欧中世纪主流儿童观是什么?分析其成因。

2。比较西方和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异同,分析其原因。

3。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对我们现今的学前教育工作有何启示?

4。评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的贡献。

[1]周作人:《人的文学》,载《新青年》,1918年第5期。

[2][美]克伯雷:《阿尔琴在宫廷学校教学举例》,第101页,任宝祥、任钟印主译:《外国教育史料》,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3]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4][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57页,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5]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五卷),第269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