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 > 第二 能力与职业选择(第1页)

第二 能力与职业选择(第1页)

第二节能力与职业选择

一、能力的分类

能力按照其获得的方式(先天具有与后天培养),可以分为能力倾向和技能两大类。

能力倾向(aptitude)是指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特殊才能,如音乐、运动能力等。它是与生俱来的,不过也有可能因未被开发而荒废。因此,这是一种潜能。比如,在中国13多亿人中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刘翔一样跑得那么快,但一定有一些人同样具备像刘翔那么好的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只是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去发展这方面的天赋。遗传、环境和文化都可以影响到天赋的发展。

技能(skill)则是指经过后天学习和练习培养而形成的能力,如阅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从什么也不会做的小婴儿到一个自理生活、能够看、听、说、行走、阅读、写字的普通成年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学会了无数的技能。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能力水平往往是能力倾向和技能两方面的结果。比如,刘翔取得跨栏比赛的奥运会冠军,这中间既有他先天良好的个人身体素质的原因,也离不开他后天勤奋刻苦的技能训练。但同时,我们要注意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某人说“我这方面的能力不行”,那么,是真的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还是由于缺乏机会培养和练习。事实上,像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主要有赖后天的练习。许多人际交往技能不佳的人,往往是由于其在青少年时期家庭教育不当、只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其他技能的培养造成的。在成年以后,他们可以通过听讲座、看书、向人请教乃至心理咨询等方式改善自己这些方面的技能。正如中国古话所讲的,“勤能补拙”,先天的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到弥补。比如,邓亚萍虽然作为乒乓球运动员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但通过后天的刻苦训练还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其实,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学习、成长的能力,但许多人成年以后就开始故步自封了。我们如果像孩子一样勇于学习、勤于学习,并且不怕失败和挫折,那么很多技能是可以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就像《卖油翁》中所讲的:“无他,唯手熟耳。”

与能力相关的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以及运用该能力将得到何种结果所持的信心或把握程度。研究发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个人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个人实际能力的高低,而是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比如,一份关于男女薪酬差异的调查指出:男女两性在薪酬上的差异部分来自于女性的数学水平普遍低于男性,通常薪酬高的职业会要求比较高的数学能力。而女性在数学学习上的弱势并非由于女性天生不擅长学习数学,更主要的原因是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对自身学习数学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倾向于在该科目上花更少的时间。

同样,成人学习人际交往技能或学习英语并不比孩子学走路或学说中国话更难,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我们从来不会认为有哪一个孩子学不会走路或说中文,但我们却常常怀疑自己能否学会与人交往或娴熟地使用英语。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也常见到有的人本来能力很不错,也得到他人的很多肯定,却由于自卑的原因而束缚了自己,做事畏首畏尾,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自我效能感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