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家鉴定
成果鉴定、结题验收一般由主管单位组织同行专家到课题单位进行会议鉴定,经过相应的鉴定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写出课题的结题或鉴定结论,填写评审书、颁发成果鉴定证书和结题证书。
3。公布结题
课题鉴定结题后,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体发布公报,并着手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四、成果应用
幼儿园开展教育科研,就是要解决教改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实验得出结论后,便会马上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并在实践中验证结果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提出新问题,进行下一轮行动研究。因此,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可以说是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
(一)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首先,明确成果推广与应用的权威机构(主体)。
其次,明确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基本形式。
一是通过参加省内或国内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时介绍成果的基本内容及实用性,让周围人认可,让同事或同行成为成果的宣传者。
二是借助上级教研、科研和教育行政等部门推广。
三是借助出版社和学术刊物的宣传阵地,公开发表、出版学术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影响,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
(二)科研成果的反馈与修正
任何一项研究成果,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都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都有发展修正和丰富完善的空间。幼儿园教育科研成果因为受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影响,其动态性和发展性更为显著。因此,及时反馈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并对成果进行修正、补充和进一步丰富完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延伸和再深入,其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不言而喻。
反馈和修正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验成果的研究者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验证、反馈成果信息,达到不断补充、丰富、完善科研成果的目的;另一种是通过对他人应用情况的反馈,了解成果的使用情况,根据他人的意见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
【案例】
课题验收(以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为例)
立项与开题
填好由教育科学规划办下发的“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申请书”,由提出申请的幼儿园(教师)向单位所在的县、市推荐到省规划办审批。由省规划办审批后,确定课题等级,颁发“省科研规划课题任务下达书”,开始进入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后,才能召开开题会。
确定实验方案
1。要有对实验进行全面部署和总体把握并指导实验全过程的实验方案。
2。要有课题研究计划,计划要措施具体、目的明确,具有系统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3。在课题实验中,要有对方案与计划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的记录。
4。有相应的实验条件作保证。如领导是否重视,实验教师的态度及水平如何,实验组织机构是否建立,有无必要的实验条件和经费,有无上级行政部门和研究部门的支持与指导等。
研究过程
1。选择的科研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能准确地完成实验与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2。实验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否清晰?对单项研究活动是否事先有计划?工作中是如何操作和改进的?记录是否客观具体?研究活动结束后,是否有总结?是否有成绩的分析和改进的措施等?
3。阶段实验是否有小结(内容包括:取得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原因?是否根据课题研究重点修改实验方案和研究计划,或补充课题研究的内容,以使实验研究向纵深发展)?
4。通过对实验具体情况的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不断地修正实验内容,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发挥研究者最大的潜力,获取最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5。全部实验过程必须有翔实的记录,要建立课题研究过程档案,以备实验总结使用和课题结题时参考。
研究结果
1。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实验假说?是否完成了实验目的(理性上的)?效果如何(现实意义上的)?
2。实验成果:形成研究报告;取得的其他成果,如学术论文、校本教材、学术著作等,或在实验期间课题组及学校获得的各种奖励、荣誉及学生、教师操作所取得的成果等;成果推广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