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园教师教育基本能力心得体会 > 第五章 教育实施基本能力(第2页)

第五章 教育实施基本能力(第2页)

4。童趣性原则

幼儿是主体,幼儿园的环境是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创设的童趣性原则就是要求创设幼儿喜爱的、满足幼儿心理需要和活动需要的环境。在创设幼儿园空间环境时应突出设计方案的童趣化。

5。独特性原则

首先,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应结合本地、本园的特点,创设出有自己特色的空间环境,而不能生硬照搬、模仿别人的做法。每个幼儿园、每个班级的活动室多少有其特别之处,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有气息”,进行一些特色化的环境创设。

其次,要体现幼儿年龄特点。每个阶段幼儿的个性、生理及认知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对环境的接受也会有差异,这就要求应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创设不同的环境。

6。启发性原则

一个有启发性和支持性的环境能始终吸引着幼儿,激发幼儿的构思、想象和创造,从而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从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到当今提倡的“情境教学”,都无一不重视这一要素。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幼儿往往缺乏对事物的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因此,对他们不能进行空洞抽象的口号宣传、理论教育,而且必须运用具体实物,配合运用启发性原则,使他们在看、听、摸、做的过程中构建知识,形成某些观念。

7。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强调创设环境与幼儿发展的互动关系。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以及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幼儿是幼儿园环境中的主体,如果创设的环境把幼儿放在一边,幼儿不愿意或者没机会到所创设的环境中来活动,那么再精心的设计也无法发挥其教育功能。因此,在创设空间环境过程中,应积极让幼儿参与,向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潜在能力。例如,可以利用幼儿动手制作的小饰品、折纸、画等作品创设班级环境。

8。艺术性原则

幼儿园艺术性的空间环境,应该在色彩和造型上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给幼儿以美的视觉享受。幼儿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可以从中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并产生共鸣。同时,圆浑、敦实、稚拙、简洁的形象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圆浑的造型能淋漓尽致地感知。敦实、稚拙的模样会令他们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怜爱。在表现内容上,辽阔的草原、密密的森林、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洋和可爱的小动物常常是环境美化的源泉,这些源于自然的单纯题材易于幼儿理解、欣赏、借鉴、表现,可给予他们丰富想象的翅膀。常见的幼儿园环境创设难题是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此时可以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对比来强调跳跃大的各局部,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色彩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对待幼儿创造的“美”。因为幼儿心中和成人心里的“美”,实际上完全超越了学科性的尺度。

(二)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环境的创设

1。室外空间环境的创设

室外空间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室以外的空间环境,包括园门及围墙、绿化绿地、幼儿户外活动场所、建筑物外墙设计等。幼儿园的场地是有限的,然而,只要精心的设计、周密的安排,就会有很大的创意性空间。

2。室内空间环境的创设

室内空间环境,主要指幼儿园主体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包括门厅、走廊、过道、楼梯、悬挂物等室内公共部分和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活动室、生活区等专用空间。下面我们就对部分室内环境的内容进行分析介绍。

(1)门厅。

门厅是所有进出人员的集散地,是幼儿、家长、教职员工以及内外宾客每日必经之地,显然,其空间环境创设的影响面比较大。因此,环境创设应格外精心,尽量反映出本园最高水平。

(2)走廊。

(3)楼梯。

(4)悬挂物。

(5)活动室。

(6)生活区。

(三)幼儿园墙饰的创设

1。幼儿园墙饰的内涵

幼儿园墙饰设计是一种手法多样的综合性壁面装饰艺术设计。常见的幼儿园墙饰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抓特征求整体,创造幼儿喜闻乐见的造型,使墙面生动有趣。

根据设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常规墙饰设计、主题墙饰设计和互动墙饰设计三大类。

(1)常规墙饰。主要体现为针对幼儿园各区域场所做的装饰性或功能性墙饰设计,如班标、宣传栏等。

(2)主题墙饰。是幼儿园各班级教室中,以各学期相关教育内容为主题的各类墙饰设计。

(3)互动墙饰。是让幼儿参与墙饰材料的准备和制作的过程,师幼互动共同完成的一种墙饰制作形式。

2。幼儿园墙饰的设计特点

(1)教育性。墙饰的创设是在幼儿园整体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幼儿的特点精心设置的,要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每一平方墙面都应发挥其教育功能。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