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园教师教育基本能力实用手册电子版 > 第五章 教育实施基本能力(第1页)

第五章 教育实施基本能力(第1页)

第五章教育实施基本能力

5

第一节教育环境创设与布置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成长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环境,并不是一种自然自发或随意设置的环境,而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精心创设的“适宜”的教育环境。物理世界本身不会自动地成为幼儿园教育环境。当存在进入人的活动视野,作为认知对象并被作为材料被艺术地加工,成为幼儿喜闻乐见的专用场所、设施、音像作品甚至特种玩具时,才能成为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有赖于环境中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价值、是否有益于幼儿在“参与做”的过程中的身心发育。

因此,我们把幼儿园教育环境定义为: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它涵盖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幼儿园房舍、设备设施、空间布局以及各种信息要素,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制度与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所组织的一种综合的、动态的、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教育空间范围。

按构成内容的特质性差异来分,幼儿园教育环境分为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大类。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又可分为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物质环境两部分。自然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中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例如,花草、树木等都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可以直接利用的教育资源。社会物质环境主要由幼儿园的活动室、户外活动场地、各种设备和活动材料、空间结构与环境布置等要素构成,例如,幼儿园内沙池、大型游乐玩具等。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具体是指幼儿与教师、教师之间、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及幼儿园的班风、园风等精神氛围。

认知离不开操作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因为幼儿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依靠感觉、表象和动作进行的。幼儿主要运用“触摸”“看”“听”等多种感官来认识环境,因此,物质环境永远是先决性的载体。精神环境是无形的,更为复杂与难以把握。它对幼儿认知、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精神环境的状况,取决于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一所幼儿园能否成为真正的儿童乐园,主要取决于幼儿园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并不是孤立地对幼儿起作用的。物质环境需要通过精神环境才能发挥作用,而精神环境又必须有物质环境的基础才能体现出来。因此,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

二、幼儿园教育物质环境创设

(一)幼儿园教育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幼儿园主要从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玩教具等方面创设幼儿园安全环境。

(1)园舍建筑。

①幼儿园整体建筑以平房最佳,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建材必须经久耐用,以达到防风、防震、防火、防水的功能(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建筑物的楼高、楼梯踏步高度、护栏等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应经常检修维护,避免存在危房、危墙的隐患。

②走廊、过道及其他辅助设施的安全尤为重要。如活动室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以供紧急情况使用,楼梯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走廊、过道的宽度应考虑到幼儿紧急疏散和集中进出时的承载量,且不能堆放无关物品,避免发生拥堵、践踏等问题。过道和楼梯要考虑防滑,幼儿经常进出的门要在材料的选择和形式的设计上考虑幼儿的安全。

(2)设施设备。

①设施设备的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幼儿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例如,幼儿桌椅、玩具柜的角应为钝角,不同界面相交处应为圆弧形,以确保没有会伤害幼儿的锐角或突起。

②在活动室内避免使用吊扇,北方幼儿园的暖气要包起来,以防在冬天烫伤幼儿等。

(3)活动场地。

①游戏场地的安全。室内游戏场应选择安全、耐用的器材,器材之间的距离应是安全的,游戏器材应定期检查维护,室内游戏场的铺面应能防止幼儿跌倒或摔伤。在实践中,这些大型设施却常常疏于维护,所以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否则一个螺丝的松动都可能给幼儿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②幼儿园整体园区安全。幼儿园是幼儿一日生活、学习的场所,因此幼儿园中的每一处环境设计都应为幼儿考虑。例如,幼儿园前门入口不要临街或设计专门车道以便接送幼儿;幼儿园内道路及便道应远离幼儿的游戏区,以防车辆或无关人员靠近;容易翻倒的设施应牢牢固定,必要的障碍物也应用明显标志标明;园内应设置多处安全疏散通道以及防滑坡道等设施。

(4)玩教具。

玩教具应安全且卫生,严禁使用有毒的材料(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适宜性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幼儿园所有物质条件都要从保障与促进幼儿身心顺利和健康发展出发,要与幼儿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互相匹配、同步、协调,要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遵循适宜性原则就要按照两个“适合”对环境进行创设。一是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就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特定年龄阶段的一般幼儿的身心特征,体现幼儿的年龄差异,满足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例如,小班环境要具有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二是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环境创设要充分考虑每个幼儿,包括每个幼儿的动机需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使环境尽量体现个性化。一般做法是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创设空间和投放材料,然后随时随地添加或调整环境,以使个别幼儿的需求得到满足,最终使环境能够“融洽”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幼儿。

3。丰富性原则

环境创设的丰富性原则就是指幼儿园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为全体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供幼儿获取丰富的知识信息、情感体验以及活动技能等。

遵循丰富性原则就要从幼儿活动的空间、方式、材料等方面进行丰富多样的考量和设计。空间的丰富体现在室内活动区和室外游戏场的设计上。室内环境应尽量提供活动种类丰富多样的活动区,如美工区、图书区、音乐区、表演区等;室外环境应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场地,有各式游乐设施、草地、植物园、沙水区等。

活动方式上的丰富,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要兼顾动静结合,用水与不用水、安静与热闹、团体与个别、室内与室外等方式相结合。

活动材料上的丰富,指:一是数量上足够丰富;二是结构上考虑高结构、低结构与无结构等不同材料;三是投放过程中注意层次,渐进式地投放,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及时地更换和修正。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