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
(1)幼儿园自我意识教育活动
(2)自我认识
2。填空题
(1)________是自己对自身言语和行动的控制和调节。
(2)幼儿园自我意识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用正确的方法表现自我。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自我意识是生来就有,随着社会经验逐渐完善的。
(2)幼儿对自我的认识处于从“社会自我”到“主观自我”的转化过程中。
典型案例
案例一被父母宠爱的小花
小花的爸爸妈妈老来得子,对小花非常疼爱,视为掌上明珠。小花有什么要求,爸爸妈妈总是竭尽全力去满足,几乎到了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的地步。小花从小挑食,爸爸妈妈总想方设法地满足她。只要小花不高兴,爸爸妈妈就竭尽全力去哄她开心,家务活更是从来不让她插手。当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时,爸爸妈妈也总是想办法为她开脱。孩子上学了,爸爸妈妈更是什么也不让干,要求她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在父母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大家认为,小花社会生存的能力会怎样?离开父母,她会是一个有主见、敢于负责、性格刚强的孩子吗?为让小花变得独立、自主、自强,大家对她的父母有什么建议吗?
案例二越来越自信的琪琪
琪琪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因为爷爷奶奶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去了幼儿园,她不能很好地和小朋友交流,说话很没有自信,一紧张就语无伦次,慢慢地变得很胆怯,不敢说话。教师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小广播活动,让琪琪练习说普通话,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并大胆表达出来;教师和家长在发音上尽量做到规范,给她提供一个好的示范;让她在与人交往中,做到讲话平静、自然、有礼貌、不撒娇和粗暴讲话。同时通过及时和家长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让家长认识到他们对幼儿存在哪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在幼儿园和家庭联合作用下,琪琪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案例三小班自我评价活动:我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
对幼儿阶段性的学习情况进行梳理与巩固,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树立“我长大了,我真棒”的信心;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在逐渐长大,应该减少对成人的过度依赖,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地适应在幼儿园的生活,感受交往和自立的乐趣,建立独立生活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在幼儿园哪些行为是正确、被鼓励的。
2。让幼儿对自己的良好行为感到高兴。
【活动准备】
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找照片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照片,散落在桌子上,让幼儿找找哪张照片上有自己,照片上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评析:通过找照片的方法,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其中幼儿对外貌的认识属于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分析照片里幼儿的行为,可以让幼儿先对他人行为有个粗浅的认识。)
二、分享故事
首先请找到照片的小朋友说说自己当时在干什么,这样做高兴不高兴。
教师组织大家轮流分享照片中的“故事”。
情境一:早上入园,萌萌小朋友高兴地和送她来的奶奶说“再见”。
可以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是值得鼓励的,是很棒的,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是其他小朋友学习的榜样。
情境二:轩轩小朋友把自己的小毛巾挂在贴有他照片的小挂钩上。
用完毛巾不乱扔,放到指定位置,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应该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其他小朋友学会辨认自己的标志。
情境三:喝完牛奶后,胖胖小朋友把牛奶盒扔到了垃圾桶里。
知道垃圾不能随便乱扔,应该放到垃圾桶里。
自由交谈,你还做过什么觉得自己很棒的事情,和小朋友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