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心理发展理论 > 四在文学艺术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第2页)

四在文学艺术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第2页)

6。请幼儿围绕“积木有什么用”“假如我是孙悟空”等话题展开想象,分析幼儿创造力的特点。

7。调查幼儿园和家庭环境,分析其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8。观察幼儿的探究活动,分析幼儿创造力的表现特点。

案例分析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教学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表现,以及教师是如何促进或阻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

“千人糕”(大班语言活动)

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国王吃“千人糕”后苏醒过来的故事引出主题,并让幼儿想象和描述“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有的幼儿回答说“像火车那么长”,有的说“像楼房那么高”,还有的说“像天那么大”,他们边说边用动作比画。这时,老师摇摇头说:“你们说的都不对,老师这里也有‘千人糕’,你们想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吗?”

第二环节,教师出示用大纸箱装着的“千人糕”。当教师一层一层地揭开由大到小的3个纸箱后,只见一块不大的蛋糕放在盘子上,小朋友好奇地问:“为什么这么小小的一块蛋糕叫做‘千人糕’?”于是老师提供一系列农民伯伯种果树、种庄稼,牧民伯伯养牛、挤牛奶,工人叔叔加工蛋糕的图片,让幼儿自己找答案。幼儿经过观察和思考后发现:蛋糕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所以叫做“千人糕”。

第三环节,教师请幼儿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一起做出来的。当幼儿谈到衣服、鞋子、汽车、房子、玩具等也是很多人一起做的时候,老师引导幼儿要懂得爱惜它们。最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吃蛋糕,并提醒幼儿不要浪费。

问题解析:

1。在第一环节中,教师通过故事引出“千人糕”的主题,并请幼儿想象“千人糕”的形象,引导和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和发散性思维。但当幼儿说出像“火车”等物体时,教师则摇头否定,这样做也许会扼杀幼儿的创造性。

2。在第二环节中,教师像变魔术似的从大纸箱里拿出一块不大的蛋糕,这个设计能极大地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渴望知道答案,于是就会努力去探究,从图片和生活经验中找答案。这种探索和找到答案的过程,就是幼儿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创造力的体现。

3。在第三环节,教师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也是很多人的劳动成果,这也是教师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在此基础上,通过爱惜物品的教育,教师将创造力培养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4。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观察、探究、思考和表达,幼儿处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如果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对幼儿不同的想象内容报以肯定的态度或赞赏的语气,该活动的组织就更成功了。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当问幼儿“积木可以做什么”时,幼儿能从多个维度来回答其用途,表明该幼儿创造力有较强的( )。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特性 D。差异性

2。幼儿的好奇心最早表现为( )。

A。视觉 B。探究反射 C。无意注意 D。手的探索

3。提出“情感智力”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比奈和西蒙

B。萨洛夫和梅耶

C。加德纳

D。桑代克

4。对于常常恶作剧的幼儿,教师应该( )。

A。批评教育

B。认为是创造力的表现,大力表扬

C。请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D。发现其闪光处,并及时引导

5。关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错误的是( )。

A。教师应善待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

B。当幼儿在活动中有不同的答案和想法,教师应及时鼓励和引导

C。故事教学中,教师应该一遍又一遍地讲故事,再请幼儿复述

D。提供不同操作材料,让幼儿探究和发现

二、案例分析题

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名幼儿把苹果画成了方形,理由是不想让苹果滚到地上。当美术老师看见他所画的画时,他没有批评孩子,而是鼓励他说:“你真会动脑筋、想办法,希望你能早日发明、培育出方形苹果!”

请结合幼儿创造力的相关知识分析:教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