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 四在文学艺术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第1页)

四在文学艺术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第1页)

四、在文学艺术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

(一)文学活动与创造想象

文学活动中的语言交流和语言表述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想象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例如,幼儿聆听一个故事,需要调动想象,在脑海里再现故事所展示的图景;在编构故事时,幼儿更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按照提供的故事线索用语言来建构故事和诗歌的图景;在学习诗歌时,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结构,充分展开想象进行仿编。如在《快乐的小屋》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熟悉了里面的装修工(萤火虫、小蜘蛛、小麻雀)和小客人(蛐蛐、纺织娘、小蚂蚁),就有小朋友提出建议:儿歌里面少了清洁工或者是其他的工作人员,老师就引导大家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新的诗歌内容就诞生了:小蜻蜓为小花屋当起了邮递员,小公鸡为小花屋当起了保安员,大象为小花屋当起了清洁工……经大家的一致要求,教师把新的内容也加了进来,因为孩子们认为这样更完整、更好听。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诗歌的创编兴趣要远远大于对诗歌的学习,可以看出,幼儿喜欢想象,喜欢与众不同,喜欢创新,因为他们可以从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二)音乐活动与创造想象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在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表现作品。教师可以创设音乐角并为之配备相应的表演工具,如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自制表演服装、麦克风等,以满足幼儿欣赏、表现、创造音乐的欲望。在《小熊请客》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小熊请小动物做客的情节,引导幼儿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幼儿非常有创意地用不同的头饰和不同的服饰装扮自己,用不同声音、动作、乐器等表现活泼可爱的小狗、小鸡、小猫,不但丰富了故事情节,而且充实了音乐形象,尤其在表现角色的动态上,更加惟妙惟肖,充分地体现了幼儿的创造力。

(三)美术活动与创造想象

许多研究表明,幼儿的美术活动,特别是绘画美术活动,对发展创造想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向教师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要鼓励幼儿自由地创作,尽量不要让幼儿模仿作画。自由画可以让幼儿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主题画要求幼儿围绕主题进行想象;故事画要求幼儿根据听过的故事情节去构思画面。对于与众不同的作品,教师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是让幼儿知道教师十分珍视他们的创作。教师可以以赞赏的态度评论作品的颜色、形状和设计构思等,但不要迫使幼儿描述他正在画什么,因为年龄小的幼儿开始往往不明确自己要画什么。

三是幼儿在自由作画时,教师不要在旁边暗示或建议,不要让幼儿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要让幼儿明白教师赞赏的是独立创作,而非按成人的意图创作。

四是不要仅把班上最好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对少数幼儿过分表扬,会挫伤大多数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自己的创作失去信心。

(四)游戏与创造想象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其中,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中创造想象的成分更大。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游戏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替代、游戏情节的展开培养创造想象力;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可以重组过去的表象,对故事的情节、内容、角色,以及语言与动作进行增减或修改;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手工操作,将一些离散、无意义的结构材料构造为某个有意义的“建筑物”。这些游戏活动,为幼儿想象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资料卡

游戏活动——“我们一起去旅行”

游戏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师让幼儿每人背一个书包,里面有食物、水、口袋、沙包、跳绳、指南针、手机等,创设以下问题情境,鼓励幼儿找到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办法。

情境一:我们出发旅行,来到了一条大河边,河上没有桥,我们无法过去,那怎么办?想出办法的小朋友可先过河等我们,小朋友们可以相互帮助。

办法实录:把河边的树砍倒当桥走过去;套着游泳圈游过河去;坐着皮划艇划过去;找木头造小船划过去;走到河的尽头绕过去;找一个热气球乘热气球飘过去;潜水过去;等到冬天冻冰了,再从冰上走过去;大家用土填上从上面走过去;找一头水牛或河马,骑着它过去……

情境二:大家齐心协力过了河,来到了森林公园,可是公园门口蹲着一只大狗,我们无法进去,又没有别的大门,现在你有什么好办法?

办法实录:从包里拿出食物扔给大狗,把它引开,再进去;扮成大老虎吓唬狗,把它吓跑,然后进去;用跷跷板,两边分别站一个小朋友,其中一边的小朋友一蹦就把另一边的小朋友弹进公园了;找大梯子爬进去;找许多砖垫起来爬进去;挖一个地洞钻过去;看看有没有后门,从后门进去;请看狗的人把狗牵走;找一支麻醉针,用弓箭给它打一针,让它晕过去,再跑进去;一个人驮一个人爬进去;等着狗晚上睡着了,再从它身边悄悄走过去……

情境三:我们来到了森林公园,在公园里边玩边唱,一不小心把沙包扔到了树枝上,咱们怎么把沙包弄下来?

办法实录:爬到树上把沙包够下来;咱们一个个叠起来,最上面的人把沙包弄下来;找一个长树枝,把沙包钩下来;用包里的跳绳抡,把沙包抡下来;大家一起摇晃树;找大石头,摞起来,爬上去拿下来;用球或书包把它打下来……

情境四:在森林公园里迷路了,这可怎么办呢?快请大家想个办法。

办法实录:等星星出来了,看北斗星就知道了;找人问路;爬到树顶上看一看门在哪儿;打电话给公园管理人请他们告诉咱们往哪儿走;打电话给110,请他们帮忙;用指南针测一测,就知道往哪儿走了;沿着刚才走过的路走过去,再想办法;请几个人去探路,并在路上做好记号,看看哪条路是对的;让蹲在大门口的大狗带咱们出去……

情境五:穿过森林公园来到超级市场,我们有幸成为幸运顾客,每人可以拿一次礼物,能拿多少就送多少,你有什么方法能拿得更多?

办法实录:把东西放在书包里带回来;手里提着筐把东西放在筐里;两个人提一个大口袋把东西放在口袋里;推着购物车把东西放在车里推回来;背着大书包,手里推着购物车,口袋里还可以装东西……

(资料来源:张永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011)

单元小结

智力和创造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智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们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概念。创造力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三个方面。

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好奇心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创造想象和创造思维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内容;探究活动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情绪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动力;幼儿的创造力是比较初级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以及幼儿自身的心理因素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教师应从培养幼儿好奇心,通过丰富的操作材料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在文学艺术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等方面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智力和创造力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创造力表现为什么样的行为特征?

3。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5。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