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准备一般是两部分:经验准备和材料准备。经验准备是说关于你将要开展的这个活动,孩子是否具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比如春天的时候,孩子看到了柳树发了芽,嫩绿嫩绿的,那么这时候孩子就有了关于柳树发芽的生活经验,教师就可以在经验准备的基础上带领孩子们编柳树姑娘的“辫子”。那么这时就需要相关的材料准备了,比如皱纹纸、胶水、白纸等。活动前,这两方面的准备都要做好。
同时教师也应该提前考察活动的场地是否适合,保证场地的安全。(例如冬天户外活动前,如果不是以“雪”为活动内容,一般要把积雪清除,以免滑倒)
在下文中,我们将会出示一些集体活动的范例,大家可以结合上述原则来看,并从中领会非正规教育的特点,也可以试着自己来设计一两个活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试试效果会更好。
3。集体活动设计范例
杨树下的“毛毛虫”
(1)目标
①知道“毛毛虫”是杨树的花。
②能发挥想象,用“毛毛虫”拼摆成一定的数字或形象,并体会自由创造的乐趣。
③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探索和认识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
(2)活动准备
“毛毛虫”若干。也可以发动孩子和家长拣拾后带来,老师做好的造型范例几个。
活动前孩子已对“毛毛虫”产生了兴趣,有经验准备。
(3)步骤
户外活动时请孩子观察、拣拾地上的“毛毛虫”。
请孩子边摆弄边自由讨论:“毛毛虫”是什么东西?从哪儿落下来的?
小结:“毛毛虫”是杨树的花,春天的时候开花,花开败就落下来,杨树是先开花再长叶子的。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请他们继续观察,看看眼下杨树上有没有树叶,是什么颜色,什么时候长出叶子的。
①教师示范用“毛毛虫”拼简单的数字、形状等,大家来辨认;引导孩子思考自己想摆什么,提示大孩子试着拼摆变换和老师不一样的图形。
②分组游戏:请孩子发挥想象力,自由拼摆。每组发放一篮子“毛毛虫”。启发小孩摆一些简单的图形、数字;鼓励大孩子摆和老师不一样的、独特的、复杂的图形。孩子可以在桌子上随意摆,教师注意观察并进行个别引导。大家可以互相显示自己摆的图形。每人摆出2~5种图形。感受自由创造的乐趣。
提示:教育要时刻注意混龄组织的特点,活动时可以大小分组,也可以结对子,大小互助。此次活动由于操作时难度任务不同,因此采取分组的形式,划分了大小孩子各自的任务难度,教师对不同组提的要求也有所区分。
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分组?什么时候可以混龄?考虑一下各自适合的条件吧!灵活分组。
③展示成果:每组小朋友摆好了之后和周围伙伴互相介绍自己摆出了什么。弟弟妹妹可以说说是谁帮助自己拼摆的。
提示:每次活动之后的展示环节也很重要,如果操作完成时间不一致,可以在放学前统一进行总结;此处是在本活动后总结展示,主要作用是让孩子看到大家的作品,激发成就感,并为小孩子提供模仿学习的机会。
(4)讨论
请几个小朋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讲自己是怎么拼出来的。建议孩子在户外自由活动时或回家后还接着玩这个游戏。
(5)延伸活动
爸爸妈妈老师可以做什么?
①户外活动时带领孩子捡拾“毛毛虫”。
②参与孩子活动,拼摆出不同的图形,听听孩子对作品的介绍。
(6)注意事项
①在孩子自主创造游戏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多引导年龄小的孩子,可以让他们照着范例进行拼摆,而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则鼓励他们创造比较复杂的形象。
②活动不限于室内开展。
③用“毛毛虫”开展数学活动,例如,数数,摆出数字1~10,简单的加减,以及拼摆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或其他图案等,大孩子可以进行图形的组合。
(7)延伸活动
①户外延伸:户外活动的时候让孩子三三两两地边捡边拾,直接在地上用“毛毛虫”拼摆图形,引导孩子继续开发想象力,看看毛毛虫还能拼摆成什么。
②向家庭的延伸:家长继续引导孩子在家里开展创意拼摆的活动,可以亲子比赛,看谁拼的花样多。
三月三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