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教师培训手册电子版 > 第三部分 走近孩子(第1页)

第三部分 走近孩子(第1页)

第三部分走近孩子

一、“孩子是脚”——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只有先了解孩子,清楚他们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和生活状况,才能真正地走近孩子,进而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我们面对的是一群3~6岁的儿童,所以需要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并探寻流动儿童及农村儿童特有的特点。

1。第一步:走近孩子,了解3~6岁孩子的发展特点

·孩子与外界的接触机会日益增多,孩子处于较为活跃的阶段,但生长的速度趋于平稳。

·孩子身体成长速度不一,但总体来说,体格生长比前一阶段有所放慢,体重每年增长约2kg,身高每年增加5~7cm;淋巴组织发育加快,脊柱发育趋于成熟,乳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萌出。

·孩子的视觉、味觉、嗅觉及听力大部分已经发展完成。但是这个时期孩子视力协调还在发展当中,仍需注意使用大图、大字等。

·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是这段时期重要特征之一,通过与成人及其他语言能力更成熟的孩子间的交往互动中会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孩子的认知发展(比如抽象思维、推理、概念获取、分类、信息获取能力等)也是逐渐发展的过程。

可以说,从三岁到五六岁,孩子在各方面都经历了一个极大的成长过程,身体迅速发育,逐步掌握各项生活技能,语言能力(比如与人沟通,讲述一件事情,表达自己的感觉)迅速发展,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开始理解别人等。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了解并明晰这个阶段的孩子发展的一些普适性规律。

阅读卡:为什么儿童在这个阶段会出现这样一些特点?

我们知道,儿童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生活和家庭教育条件下,经过三年的时间,已从一个弱小的个体发展到能够走、跑、跳,努力探索周围环境,操控各种物品,进行初步的言语交流,并且能从事一些初步的游戏活动的个体了。

这个时期的儿童,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逐步产生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同时,基于儿童能力的增长,成人也对儿童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开始要求儿童独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简单的劳作等。这就是说,此时的儿童开始产生了新的需要,即渴望参与成人的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这时的儿童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他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动,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同时知识经验还非常缺乏。因此,就在儿童渴望独立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的矛盾。但是,也正是这种矛盾促使儿童在这个阶段不断挑战自己,得到发展。

上述仅仅是这个时期儿童发展的一些简要概述,要真正了解孩子,还需要在实际与孩子接触过程中积累经验。多观察孩子,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发展水平等。

2。第二步:走近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及农村儿童的独特个性

四环游戏小组所面对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流动儿童,这些孩子受到了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双重影响,和城里的孩子有着很大的不同。下面是我们通过四环游戏小组8年多来和孩子的接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特点,大致能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普遍状况。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对孩子特点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四环游戏小组的流动儿童大部分都是摊商的孩子,因此孩子的一些特点(如金钱意识出现较早)受到了他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影响。所以,以下特点代表的是一种整体情况,但是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因此,这些特点在每个孩子身上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同时除了以下的“共性”特点,每个孩子还会表现出其他的特点。希望你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情况,具体分析自己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一双“合脚的鞋”。

总体来说,我们所面临的是一群个性较强、有点儿“野”、比较“皮实”,但是又很质朴天真、非常热情的孩子。

(1)自由而缺乏规则

因为父母生意较忙,很少有时间管教,孩子们大多数都处于“放养”的状态,因而天性自由奔放、无拘无束是这些孩子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农村的孩子们也有着这样的特点)。也正由于此,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他们自由玩乐的时间更多,接触自然事物的机会也更多。乡间小路边的花草、稻田里的植物、树下的昆虫、路边的沙堆、广场边停放的车子等都是他们的玩具;公园里的小广场、附近的小院儿经常是他们流连忘返的场所。因此,只要有流动人口居住的地方,就随处可见到跑跳玩闹的孩子。

由于父母疏于引导和管教,这些自由的孩子往往缺乏规则意识,比如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在三轮车上上蹿下跳、说话大嗓门、轮流等待的意识较弱、容易耍赖哭闹、容易说脏话、动手打人等(而农村孩子则较多出现爬树、下河、结伴去较远的地方玩耍等行为)。概括地说,就是不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该做、不能做的。自由的前提就是有一定的规则,否则只会是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盲目自由”。因此,如何在培养合理的规则意识的基础上充分地尊重和发挥孩子自由的天性,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2)皮实而容易受伤

这些孩子们在活动方式上与城里的孩子有很大不同,他们每天有大量的时间都是在户外钻来跑去,追逐玩耍,运动能力很强,进行跑、跳等运动时,身体很灵活。大部分孩子身体素质较好,很少生病。一般来说,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难免磕着碰着,如果不是太严重,孩子和家长都不会太放在心上,很快就好了。

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孩子年龄毕竟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差,而且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兴致起来难免会在市场和小胡同里打闹、追逐、奔跑,很容易摔到哪里或者撞到哪里,再加上我们生活的环境非常复杂,北京的小胡同里车来车往,别说小孩了,就是大人都要特别小心。而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而且很多孩子行为过于莽撞,比如走路时不太在意身旁的车辆、行人,猛跑、猛拐,常会造成磕碰伤。另外,他们大胆,对城市环境与乡村的不同缺乏认识和转换,过马路时不会注意来往车辆行人,常常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更有的孩子对周围的危险事物缺乏防范意识,误食、误玩等,导致经常出现安全事故。

[案例1]小惠2岁多的弟弟一个人在市场周边玩,发现地上有半瓶没喝完的“可乐”,非常高兴地捡起来就喝。后来出现中毒反应,家长盘问,才知道原来喝的是人家扔掉的洁厕灵。

[案例2]李岩和哥哥在自家的门前玩一辆倒放着的小三轮车,车轱辘朝上,哥哥在一边欢快地摇,车轱辘飞快地转着。李岩觉得很好玩,想让车轱辘停下来,小手伸进去,把大拇指给卡住了。李岩大哭,大拇指血流不止,幸好妈妈及时地发现,给她止了血。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