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一孩子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第1页)

一孩子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第1页)

一、孩子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1。容易受伤的孩子

如你所知,孩子是柔弱的。他的骨骼那么柔韧,他的肌肉还没长成,他对周围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却不知道哪些角落存在着危险。他因无知而无畏,一切行为都以“想要”和“好玩”为出发点。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他会试图用手指去阻挡风扇叶片的转动;会把门帘绕在脖子上当成项链;会拿着长长的竹竿相互追赶,因为他觉得这会儿自己变成了“孙悟空”;还会从高高的台阶上跳下,以证实自己有多“厉害”。

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生活经验水平,孩子都不足以应付这个世界。他们缺乏基本的防范能力,对自然环境估计不足,而且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进行预期。

正因此,孩子的成长需要你我(教师)的关注,需要家长(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的关注!

2。环境巨变,家长监护缺失——流动儿童

(1)从老家到城市,环境巨变

从老家到城市,不论是住房环境、邻里关系还是交通状况、地理条件都有很大差异,直接造成了家长和孩子的生存处境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如果你正身处城中村,或是城乡交界处,请你想一想:我现在居住的环境,和在老家相比,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列出了一些老家和城市不一样的地方,你可以参照对比自己所处的环境,有针对性地给家长一些提醒;或者和家长一起讨论,共同探讨出一些对策。

表1老家和城市不一样

续表

想一想:这样的环境巨变,给我们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哪些安全隐患?对非正规教育组织的教师和家长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住处空间有限,就要求家长平时注意把刀、碗、电源插座、开水等危险物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并且告诉孩子不要碰,避免误拿误伤。

·屋里拥挤、工作的地方棱角多,就要求家长平时多嘱咐孩子走路看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交通环境复杂,车多人多,就要求家长平时多叮嘱孩子不要跑远;不要在施工场地停留嬉戏;不管去哪玩,出门之前一定跟大人打好招呼,说好一会儿就回来;家长隔段时间也找一找孩子在哪儿。

·周围居民人员复杂,就要求家长之间相互之间打破隔阂,互相帮忙,发现谁家孩子做出危险行为,马上制止;发现谁家孩子处境危险,马上搭一把手,形成育儿互助。

……

你还想到哪些环境变化?这给家长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给我们教师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对孩子延续着老家的“放养”方式

然而,生存环境变了,家长却没有意识到生活环境的改变对自己、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仍然延续着在老家的“放养”模式:平时顾不上孩子,孩子就在住处附近、市场周边、工地内外自由地奔跑、玩耍;“(孩子)去哪里玩我也不知道,到吃饭的时间自然就回来了”。家长疏于看护,孩子也没有建立起行为界限,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在好奇心和未知欲的驱使下,常常让自己置于险境。

[案例6]危险的“跷跷板”

远远听见几个孩子一阵阵的欢笑声,原来他们在玩自创的游戏“三轮车跷跷板”。四个孩子坐在三轮车的车斗后方,然后大家喊口令一起使劲向后方用力压下去,三轮车的前轮立刻高高翘起,接着大家在向车斗前方使劲,高起的车轮“哐”地一声落下,就是这一起一落让孩子们觉得有趣、刺激。我看到真是惊出一身汗,倘若孩子们使劲过大,三轮车的车斗倒扣过来,或是孩子失手没有抓住车斗,被弹出来,该怎么办?

(摘自四环游戏小组志愿者日志,2005年4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