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六如何设计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第1页)

六如何设计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第1页)

六、如何设计组织集体教育活动

1。如何发现教育资源

非正规教育活动的来源很多,只要你细心观察,周围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加以吸收利用成为教育活动的资源,我们先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吧!

[范例1]杨树下的“毛毛虫”

杨树下的“毛毛虫”

活动缘起:四环游戏小组的小院内有一棵很大的杨树,孩子们每天在树下游戏,大树成了游戏小组的一员。最近孩子们发现杨树上经常会掉下来一些“毛毛虫”样的东西,有的孩子捡起来玩,有的孩子对这个东西还有点儿害怕。基于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设计此次活动,和孩子一起探究这个杨树下的“毛毛虫”。

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孩子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孩子们对于春天杨树下掉落的“毛毛虫”产生兴趣,自由玩耍起来,教师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点,便设计了此次活动。

——非正规课程来源于生活,材料易得,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有趣现象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设计的来源。

注意:观察一下孩子平时生活中都玩儿什么,看什么、说什么,把这些都有意识的记下来,都可以成为活动的来源哦!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例2]三月三放风筝

活动缘起:

我国民间素有农历三月三放风筝的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喜悦和情趣,而且还能强身健体。四环游戏小组有的家长是制作风筝的能手,他们用一张纸三下两下就能做出一个简易的风筝,孩子们看见后很喜欢。由此,结合家长自身的资源,我们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家长带领孩子利用简易的材料制作风筝和放飞风筝,既激发了他们的教育信心,也让孩子在春的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这个活动的来源是家长身上的乡土民俗,这也是非正规教育乡土特色的体现。风筝是家长小时候都玩过做过的东西,有很多家长是做风筝的能手,那么,发挥他们的力量既可以充分地调动家长参与,又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何乐而不为呢?

想一想: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乡土特色的资源?(如乡土游戏、民谣儿歌、乡土玩具、民俗,你所在地区孩子的家长都来自哪些地方?他们家乡都有哪些民俗?(民歌、剪纸、戏曲等)家长们各自潜藏有哪些本领?快来统计一下吧,这些都可以成为课程设计的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例3]十月一日国庆节

活动缘起:

在四环游戏小组,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大家一起给当月过生日的孩子庆祝。孩子们对于自己的生日都很了解,但是祖国妈妈也有生日,孩子们了解吗?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生活经验,我们开展了“十月一日国庆节”主题活动,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懂得祖国妈妈也有生日,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渗透节日、月份、时间等概念。

这个活动来源于节日习俗,每年的传统节日、固定节日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的重要教育资源,可以借此引导孩子了解周围的生活,了解社会,以及与人相处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渗透时间的教育。

想一想,还有哪些可以成为你的教育活动的内容?把你现在想到的东西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非正规教育活动产生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来源于现成的材料;可以是来源于孩子的兴趣;也可以是来源于优秀文化的遗产。

·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及不同特点。

·季节与人类的关系(衣物、保健等)。

·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如泥土里的小虫子、天空的飞机、滚动的轮胎等)。

·孩子的行为习惯(如最近有孩子长虫牙了)。

·孩子活动中发生的事件(如发生争执了、乱放玩具等)。

·其他偶发的事件(如停电、下雪)。

·关于时间(游戏小组的一天、年月日、星期、整点半点)。

·孩子或家长身上的乡土民俗资源(窗花、风筝、柳笛等)。

·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劳动节、儿童节……)。

非正规教育的理念强调乡土认同和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来源于对象人群生活中的东西,类似圣诞树等外来的文化和内容,离他们生活比较远,不能激发家长教育自信的东西就尽量少出现。

2。活动准备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