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 二在融合中共同发展(第1页)

二在融合中共同发展(第1页)

二、在融合中共同发展

事实上,幼儿教育从来就有着非常浓厚的地域性特点,不管是农村、城市,还是城乡交界地带,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社会风气、民俗传统及生活方式等,无一不对当地的幼儿教育渗透着影响。对于非正规教育来说,这种地方性体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孩子,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庭、社区里而非教育机构中度过,不必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他们更侧重于生活经验的积累、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而这些无一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的。因此,与中小学教育相比,幼儿教育与社区、家庭的联系更为紧密,幼儿教育最应该是“社区教育”,也就是:了解所在社区的特点,密切结合孩子的生活和家长的需要,充分挖掘社区内的可用资源,并进行整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以一种高的站位和开放的心态来办教育,最终实现本组织和社区的双赢,在融合中共同发展。

应社区的需求办教育,需要考虑:

①我所在的教育机构与社区是怎样的依存关系?

②社区环境里,有哪些资源可以为我所用?

③社区公众里,谁与我所在的教育机构有着实际或潜在的共同利益?

④我的机构可以怎么样为他们提供服务,从而建立起支持、信任的合作关系?

⑤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为组织的生存与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实现双赢?

你还想到或是需要考虑哪些问题,也可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共同发展的前提

要想赢得社区的认可和支持,首先要满足家长的基本需求。既然非正规教育是应家长的育儿需求而生,那么首先要做的便是完成这一与生俱来的使命:教育孩子、服务家长。

因此,非正规教育的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对孩子负责、如何为家长服务。包括:认真组织好每一次教学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全身心地爱孩子、尊重孩子;在收取费用上考虑家长的承受能力、在接送时间上为家长提供便利,如果家长有特殊需要,可以提供提前送园或者延迟离园等服务等。满足了家长的基本育儿需求,非正规教育机构的价值才得以实现;家长之间口口相传,才能赢得更多家长的认可,赢得社区内更多人的支持。

2。积极探寻自己服务社区的途径

首先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要求“人人为我”。这意味着非正规教育机构要在满足家长基本需求的基础之上,积极探寻自己服务于社区的途径。

3。实现本机构教育资源的社区共享

非正规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本身就是来自于社区的,取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因此,只要保证不影响正常教育,机构的房屋、场地、设备,完全可以对社区开放。比如,

①举办“周末开放日”,如果你有固定的教室或者小院子,每周固定一天(或几天),让周边感兴趣的孩子和家长都能进入活动现场来看一看,体验玩教具,接受老师的育儿指导和宣传。

②把受益对象的年龄段扩大,为0~3岁的孩子也提供一个享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对0~3岁孩子的家长进行指导,宣传正确的保育观念、培训科学的育儿方法。

③开展“玩具图书借阅活动”,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段办理借还登记,让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我们的图书和玩具。

你还想到哪些实现本机构教育资源社区共享的办法?也赶紧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履行教育机构的社会宣传职责

非正规教育机构的教师虽然并不要求专业出身,但既然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就应该有意识地往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最后也能逐渐成长为教育的专业人员。当我们自己的教育技能、教育水平、教育思想提升之后,也要能愿意与社区公众、与家长分享我们的观念。

①走到家庭中去,与家长和社区居民展开交流和讨论,发挥专业教育机构的传播和引导作用;

②不定期地举办“家长学堂”,对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困惑,开展面向全体社区的讲座,进行答疑和指导;

③利用社区里的现有资源进行宣传。比如,四环游戏小组处于四环市场的管理办公室小院内,便可以征得办公室的同意,每天使用办公室的广播,开设“育儿小喇叭”环节,宣传简单易懂的育儿常识;如果你周边有社区的宣传板,也可以借用来发挥宣传作用。

④开展“家教热线”活动,开设一个专门的热线平台,社区内所有的家长遇到育儿困惑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咨询,得到解答;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