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调查报告
学习目标
1。了解调查报告的概念。
2。了解调查报告的特点与分类。
3。掌握调查报告的格式与内容要素。
4。掌握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调查报告的概念
调查报告是对现实中的某些情况、某一事件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将其获得的调查成果反映出来的一种应用文体。调查报告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是上级机关处理问题、进行决策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对实施现代化管理、做好实际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调查报告作为推广先进经验、扶植新生事物、揭露具体问题、纠正错误偏向的重要形式,不但能在同类单位或有关部门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也可以通过报刊媒体向社会公开发表,以起到广泛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与分类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与一般的“公文报告”有所区别,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求实性
调查报告要具有求实精神、求实态度、靠事实说话,这是调查报告最重要的特点。其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撰写调查报告,一定要深入调查,尊重客观实际,不说假话、大话和空话。
2。针对性
调查报告从展开调查到进行写作,总是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而进行,只有材料具有针对性才能很好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说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
3。逻辑性
调查报告在表达方式上主要运用叙述,但并不是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需在明确观点的支配下,通过运用大量的材料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以达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目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二)调查报告的分类
1。按调查范围分
(1)综合调查报告。是指针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综合整理所写出的总体情况报告。
(2)专题调查报告。是指针对某一典型事件等作深入系统的调查后所写的报告。
2。按内容性质分
(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多用于反映社会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某一单位的基本情况,其适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
(2)推广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是指以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为主要内容,借此指导和推动全局工作的调查报告。
(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是指针对现实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揭示其现实意义及社会意义的调查报告。
(4)揭露问题调查报告。是指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突出的社会问题进行系统调查,重在揭示问题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并给予警示的调查报告。
(5)历史事实调查报告。是指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重要史实进行周密考察、核实,以查清历史真相,澄清事实,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开头、主体和落款组成。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一般多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表现调查报告的主题。其常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公文式标题
即写出调查对象或调查内容并同时标明文种,如《关于北京市图书出版工作的调查报告》。
2。省略式标题
调查报告在具体写作中,有时可以省略调查单位名称或调查时限,如《××事件调查》。
3。文章式标题
这类调查报告正副双行标题均可使用。单标题的如《暗访××市场发票非法交易》,双标题的如《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调查》。
(二)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