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国外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头脑风暴】
学前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是为国家积累财富;儿童在幼年接受的保育和教育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拥有优质保教经验的儿童更容易接受高等教育,顺利就业,获得较高的收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所有儿童在他们的生命之初享有平等、优质的学前教育带来的益处,符合我们所有人的最大利益。
(资料来源:摘录自冯晓霞、周兢《2010年世界学前教育大会情况汇报》)
各个国家(区域)对幼儿教育的态度与行动有何不同?发达国家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都有哪些重要而有效的举措?
一、国外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概况
(一)美国
据2011年统计,美国现有人口3。15亿,学龄前儿童约2660万,占人口比例约8。5%。美国重视学前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立法并不断增加投入来实现的。
1。加强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规范化
美国联邦政府与国会于1970年和1981年两次作出决定,把发展托幼事业作为国家最重要、最迫切的需要之一。1979年国会通过了《儿童保育法》(ChildCareAct),1990年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EarlyChildhoodaionAct),同年还通过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ChilddDevelopmentBlotBill),该法于1995年作了修订。
老布什总统确定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AmeriEduStrategy)第一项是: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后来克林顿执政后,将六项全国教育目标增加到八项,提出《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Goals2000:EducateAmericaAct)草案,于1994年获得国会通过,成为正式法律。全国教育目标提出后,美国各级政府纷纷制订计划和措施,与社会各方协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计划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开端计划》,它旨在向贫困家庭的3~5岁幼儿(以三四岁为主)与残疾幼儿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1994年又提出了《早期开端计划》,把教育服务对象延伸到贫困家庭的两岁幼儿。40多年里,开端计划累计培育了约2000万幼儿,帮助了广大家长提高教养水平,训练了大量的教师与助手,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标准,成效显著,对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联邦政府从1991年起每年拨予各州发展托幼事业专款,以弥补地方上这方面经费的不足,增添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幼儿入托补贴的条款。1992年这方面经费支出为15亿美元,联邦政府拨给各地的发展社会服务事业的经费,约有15用于支持早期保育与教育。
美国国家教育研究政策委员会于1997年制定了《教育研究国家重点》,其中首要任务是“改进幼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使所有孩子都能入幼儿园,以便为入学做好准备并能在初等与中等学校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并指出“如果国家让儿童早期失去了机会,那么以后对大孩子的教育投资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忽略了五岁以前孩子的学习与教育,那就无法提供教育改革合适的道路图。”
2。加大投入保障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
1998年克林顿总统提出“幼儿教育五年计划”(5-yearplanforearlychildhoodedu),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扩充招收名额,到2002年将招收100万名贫困家庭幼儿,即比1997年增加25%,预计届时将年投入50多亿美元;加强与扩展师资培训,帮助幼儿保育工作者达到认证资格,设立专项奖学金(每年5万个名额,5年共投入2。5亿美元),资助与鼓励立志从事于幼教工作的学生。
美国经济界一直把学前教育看作是向未来投资。一批最具影响力的大公司领导人与大学校长组成的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于1985年提出一份报告称:“如果美国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美国无法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取胜”“很难想象出有比学前教育更高效益的投资项目”。该委员会于1987年、1990年、1991年连续提出一系列报告,强调投资于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著名大企业捐赠资金,支持学前教育事业。一些大企业还建立了专项基金,发展本企业的托幼事业。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建立了幼儿托育资源发展基金,五年里投入了2500万美元,其中2200万美元用于托幼事业;AT&T(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也建立了托幼发展基金,1993年至1995年的三年间投入了1500万美元,用于增设托幼机构,提高保教质量。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始“普及学前教育”(UniversalPre-kien)运动,针对各州学前教育和保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提出《良好的开端,聪明地成长》行动计划(GrS),旨在帮助州政府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鼓励和支持州政府发展与初等教育连为一体的学前教育质量等级体系及早期学习标准。2009年6月又完成学前教育《开端计划执行标准》(HeadStartProgramPerformaandards)的修订工作,开端计划的执行标准共分八部分,涵盖了标准概要、服务规划、社会服务、健康服务、个人教育项目服务、营养服务、家长参与服务、服务管理、执行程序、资助的范围与条件以及合作项目要求等,充分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对开端计划实施质量与效果的高度重视。
3。提升学前教育的战略地位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基于重振美国经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确保美国社会长期繁荣的需要,先后出台多种举措大力改革并发展学前教育。这些举措确立了“普及、公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改革目标;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行政机构,高度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和统筹职责;学前教育拨款力度大且经费单列,健全财政运行机制;优先保障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与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培训,促进了学前教育高质量的普及。
(二)英国
据2011年统计,英国现有人口约6156万,学龄前儿童约428万,占人口的比例约7。0%。英国也很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1。幼儿享受免费的学前教育
英国政府规定,幼儿园孩子每周享受15个小时的免费教育时间。英国小学平均学生人数为200人,幼儿园人数则更少,90%以上的小学都设有幼儿园,其中3~4岁为幼儿班,4~5岁为接收班,5~6岁孩子成为一年级学生。由于多数幼儿园都设在小学里,所以幼儿园和小学没有明显的界限,英国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室和幼儿园大班活动室的环境基本相似,并以小组化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英国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的规模都较小。英国的幼儿就读形式比较灵活,有全天的、有半天的,也有每天上几小时的,有时家长还陪着,而且随时可以入园。
英国着力构建政府、社区、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网络。政府从1996年起,每年投资80亿英镑以保证每名适龄儿童每天免费享受近3个小时的早期教育;1999年制定颁布了“确保开端”计划(SureStart),于2000年在全国实施,其目的在于消除英国儿童贫困问题,并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家庭、社区对幼儿的特殊需要做出灵活反应,让所有幼儿都拥有尽可能好的“开端教育”机会,为将来顺利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社区给幼儿园以强力支持为英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政府官员、社区负责人、社区知名人士参与到社区教育机构中,发挥优势支持幼教事业;各社区均有“早期教育协会”这一全国性募捐组织的分部,经常同“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合作开展活动,宣传、指导社区幼教工作;“社区玩具图书馆”不仅把0~5岁的幼儿作为服务对象,而且还把幼儿家长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其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负责提供足够数量的玩具、图书,供社区的家长、幼儿借用。二是组织指导家长、幼儿随时来馆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手工制作、游戏、亲子舞会、外出参观郊游等。三是负责培训家长。英国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工业博物馆、火车博物馆、船舶博物馆、战争博物馆等,而且都是免费开放,某种意义上就是免费向全世界开放。幼儿随时可以进入参观,有静物,有电脑、模型、实物等演示,甚至还可以自己动手操作,这当中所包含的教育元素是十分丰富和多元的,幼儿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教育作用大、效果好。英国政府规定,从1996年起,凡将子女送到公立幼儿园的家长,都应与学校签订合同,承诺与校方合作教育子女,家长和学校双方都要承担各自的义务,方式主要有:参加例行的家长—教师见面会,家长代表列席学校举办的一般性会议,家长参与幼儿在园的各种活动;家长作为校董事会成员或志愿者为学校提供服务;对幼儿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管束;家长学习有关幼教知识等。总之,英国的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参与学校教育已形成常规。
2。幼儿教育的自由和公平
英国的校长都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幼儿园基本没有课本,教什么都由教师决定,但户外活动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哪怕是雨天,也要让孩子穿上雨衣出去活动;学校随处可见个别化教育、小组教学,还有少数特殊儿童参与其中;室内外环境都充满教育的元素:柳树隧道、碎木小路、画满了游戏图案的操场、人工挖出的小池塘、各种材质砌成的门洞(幼儿自带、自砌)、种植园地,以及室内各种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和场所。每间教室陈列着不同国家的物品、拥有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区角,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英国推行“让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最好的发展”的公平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幼儿在其生活的环境中,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最好的发展,是近年来英国基础教育推行“全纳教育”理念的一部分。为此,在英国早期教育的原则中明确指出:“幼儿不能因为种族、文化或宗教、母语、家庭背景、特殊的教育需要、缺陷、性别或能力而遭到排斥或被置于不利地位。”强调每一个幼儿在园受教育的权利、机会、过程的公平,以及鼓励少数民族儿童、黑人儿童和白人儿童一起游戏、一起学习。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还为每一个幼儿都建立了个人生活、学习档案,这个小档案里有幼儿在幼儿园参与各项活动的照片或作品,也有在家庭中随同父母一起活动的照片,还有教师、父母对幼儿活动的分析建议等。这些档案在教师、家长、幼儿间相互传阅,不但加强了家园间的沟通,同时也为家长和教师因材施教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且有特殊需要幼儿的小档案较正常幼儿的档案更为详尽细致。
总之,英国的早期教育为每位幼儿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做出的种种努力,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公平教育理念在教育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三)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