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卷的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问卷的结束语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答谢词,即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感谢;另一个是对问卷回收方法的说明,即填答者完成后,用什么方法将问卷返回给调查者。此外,有些问卷在末尾还应署上问卷设计者的姓名和问卷设计、使用的时间。
问题是问卷的基本部分,问题设计是否符合特定的研究要求往往直接影响到所收集的资料的质量和调查的成败。所以,问题的编制是问卷设计的关键内容。
在一般的问卷中,根据问题内容的不同,可将问题分为两类: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事实性问题是关于曾经发生过的、已存在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件、事物的状态,以及人的实际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事实性问题一般涉及三种事实:人口学资料、事物的状态和人的实际行为。人口学资料是指反映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各种资料,一般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情况、职业、婚姻状况、工作单位等。这些资料都是一些基本事实,如果研究需要就加以调查,一般排放在问题的前面,可用填空或表格等各种形式出现。事物的状态是指有关事物存在的形式等方面的事实,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一般要调查的事物的状态有幼儿园的性质、幼儿园的场地设施、玩具和教具、图书、管理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人的实际行为主要是指研究对象个人相关的行为方式和具体的行为表现等方面的问题。如要通过家长调查幼儿在幼儿园外的社会交往情况,可就幼儿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行为表现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的孩子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做些什么?
A。做游戏B。看书C。看电视D。听故事
②你的孩子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或食物吗?
A。经常B。有时但不经常C。偶尔D。从不
态度性的问题是关于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某一现象或某类人的认识、态度以及有关的感受或体验等方面的问题,它往往涉及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动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如有关家长儿童观的调查,可在问卷中提出以下态度性问题:
①你更愿意你的孩子是:A。男孩B。女孩C。男女均可
②你喜欢男孩是因为男孩:A。能传宗接代B。将来在社会竞争中有优势C。更适合继承你的事业
在一般的调查研究中,往往既有事实性的问题,也有态度性的问题。问题的内容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和调查内容的性质来确定的。
问题答案的设计形式多样。从答案的形式上看,人们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基本格式:是否式、选择式、排列式、量表式、表格式等。
是否式:每个问题均提供提供两种答案,即是或否,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个作答。如在调查幼儿家庭教育情况时,可用这种形式:
①你会让你的孩子不受限制地看他喜欢的电视节目吗?A。是B。否
②你经常给你的孩子讲故事吗?A。是B。否
多项式(多择一或多项选择):设计者给每个问题设计几种可能的答案,让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项或几项适合的答案。如:
①你最担心自己的孩子(只能选择一个最合适你的答案,多选无效)
A。长不高、长不胖、身体不好
B。没有别的孩子聪明,缺乏学习能力
C。没有好的行为习惯
D。没有小伙伴,孤独
E。无一技之长
②你可接受的幼儿行为有(可选择三项,多选无效)
A。经常提出你难以回答的问题
B。经常要求买新玩具或新衣服
C。总要你陪他(她)一起玩
D。爱和小朋友打闹嬉戏
E。不太喜欢认字画画
排列式(又称顺位法):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态度按某种标准给提供的答案排列顺序。例如,在一项对员工管理工作的问卷调查中,就有这一类问题:
在你的管理工作中,下列哪类措施更有效果?请你根据位置越后效果愈差的排序方法进行排列。()
A。严格的规章制度
B。日常督促检查 C。树立好的典型
D。经常性的物质奖惩 E。多做思想工作 F。注意联络感情
量表式:将答案根据某种标准分成一定等级由被调查者进行评定,并要求其用某种方式标示出自己所在的等级。例如,关于托幼机构教育活动状况的一项调查中,有以下问题:
请你对刚刚看过的这所幼儿园按下列问题作出评定,在1~5中任选一个画圈:
教师对幼儿的限制和约束
玩、教具、图书等物质材料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