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认知直觉行动性与形象性的方式和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中、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发展,而必须通过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交往,实际操作物体,才能逐步积累经验,获得真知。离开了活动,就没有儿童的发展。只有引导儿童主动活动,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儿童静坐看和听,是无法理解所学的内容的。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展开教育过程。同时,活动形式多样化,让幼儿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1。教育的活动性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在活动设计、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充分的活动空间、时间,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以及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为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提供可能。教师在了解幼儿的活动状况(包括活动准备状态、习惯性行为、动机和情绪背景、学习和活动方式及其特点等)的基础上,既要放手让幼儿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活动,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发展的手段。
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幼儿园的活动不应当是单一的。因为活动的内容、形式不同,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看图书和栽培植物,幼儿通过前者获得的是间接经验,是符号认识的发展;而通过后者获得的是直接知识,是操作经验及其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意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如幼儿的生活活动、劳动活动、教学活动等)和幼儿自主自由活动(如自由游戏、区角自由活动等)。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无论是幼儿的吃、喝、拉、撒、睡一类的生活活动,还是集体教育活动、参观访问等,无论是有组织的活动还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都各具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顾此失彼,随意削弱或取消任何一种活动。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多地存在重教学活动轻生活活动,重有组织的活动轻幼儿自由活动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强调生活活动和幼儿自由活动的重要性。
生活活动在幼儿期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幼儿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活动,也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将它纳入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一大特点。例如,大班某一幼儿掉了牙,哭着拿着掉了的牙去找老师。老师安慰他说这是正常现象,然后根据这一事例在全班组织讨论:为什么会掉牙,并进行了一系列活动:“我们要换牙了”、“如何保护牙”等。在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使幼儿懂得了一些换牙、保护牙的卫生常识,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教师的做法很好地把握了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幼儿自由活动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完全被管死的幼儿,会缺乏主动性、独立性,缺乏创造力、想象力,甚至会形成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克服上述两种错误倾向,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每种活动不是分离、孤立地对幼儿产生影响的。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把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每个活动怎样围绕目标来展开,就成为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如培养幼儿独立性,就需要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自己吃饭、穿衣、自己上厕所等自理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幼儿独立思考,有困难自己多动脑筋,尽量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自由活动时,鼓励幼儿自己设计游戏,自己想出办法来玩、主动与别人交往等。没有这样的有机统一,就不可能实现整体的教育功能。
上述的一般的和特殊的教育原则是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基本准则。各条原则反映了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因此,应当在深刻理解每条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地运用它们。
【学以致用】
1。结合以下案例,分析教师贯彻或违背了哪些幼儿园教育原则?
春天的颜色
案例1
春天悄然而至,为让幼儿感受春天赋予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我(老师)教幼儿学习诗歌《春天的颜色》。在第一次语言活动中,为了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理解诗歌大意,我特别画了几幅有关春天美景的图画。但无论我怎么解释,孩子就是记不住诗句,也不明白春天怎么会有颜色。
带着孩子们的疑惑,我组织了一次外出寻找春天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公园,让孩子们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在这里,孩子们发现了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淡紫色的丁香,淡黄色的迎春花。在这一情景中,孩子们理解了“春天的颜色”这一抽象的语言和它丰富的内涵。
第二次语言活动,我抛开原来的歌词,让幼儿自己创编《春天的颜色》。看过了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他们共同创编了如下诗句: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吹着小喇叭告诉我们,春天是黄色的。”
“桃花穿着粉红色的新衣,笑眯眯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粉红色的。”
“梨树开满了雪白的花朵,得意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白色的。”
“丁香花散发着清香,高兴地说:春天是紫色的。”
“小草伸直了腰,柳树摇着新芽一起告诉我们:春天是绿色的。”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告诉我们:啊!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案例2
星期一,某幼儿园主班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配班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主班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2。结合幼儿园见实习,谈谈幼儿园教师贯彻了哪些幼儿园教育原则?分别是怎样贯彻的?谈谈幼儿园教师违背了哪些幼儿园教育原则?假如你是那位教师,你会怎样做?
【课外拓展】
尊重我们的孩子
人们在对待社会及工作问题上,常常能自动地应用民主概念。但在家庭中,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却时常暴露出潜在的家长意识,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成人们认为孩子们年幼无知,体力缺乏,毫无经验,完全在我们的保护伞下,我们对他们负有完全的责任,因而也就有了权利来指挥他们。家长意识表现为独断专行,片面主观,站在成年人的立场去体味孩子的思想与感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位置便有了倾斜。家长过分看重了自己的权利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主动性的个体,因而也就有了权利。即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也不能忽略他的权利,随意调遣。相互平等及尊重的关系不仅只存在于成人之间,也存在于成人和儿童之间。从幼儿一出生开始,做父母的就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有自己权利的个体,我们应当尊重他,而不仅仅是拥有他。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父母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孩子,逼迫他们向陌生人做各种动作和微笑,做父母的是满脸笑容,但是孩子却咧着嘴,哼哼唧唧地哭,因为孩子需要睡眠,或者不高兴做这件事。但是我们常常忽略这种要求,而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向大家展示他,我们这样做就是没有尊重我们的孩子。
(资料来源:《美国人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