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盼盼已在幼儿园度过了成长、转变、快乐的三年。三年内,孩子从一个腼腆、内向、急躁、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逐步成为一个对人有礼貌、孝敬长辈、做事有一定的耐心、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们为孩子倍感骄傲的同时,也非常感激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精心的培养及贵园先进的育儿理念和科学的指导。
现在孩子非常喜欢做手工,这个爱动手的小爱好的培养,得益于李宏波老师。开家长会时,她及时地提醒我们让孩子练习使用剪刀,让我们抓住了孩子的敏感期。
孩子喜欢画画,得益于各位老师及时正向的肯定。我们做家长的看到孩子的“作品”时都难免流露出失望、调侃、嘲讽的情绪,老师们却总能从各个方面指出孩子的进步之处,如李倩老师总是评价说孩子画画的时候很用心,又进步了;李宏波老师总是说:“慢慢来,孩子只要能把大致的比例画出来就行,像不像那些方面是次要的。”正是因为有了各位老师的安慰和表扬,孩子才对画画保持了浓郁的兴趣。现在信笔涂鸦成了孩子的一个业余爱好。虽然孩子在画画方面没有天赋,但是孩子能有这个兴趣,真的是很感谢各位老师一直对孩子持有欣赏的眼光。
孩子出门在外,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跟外省的游客交流也没有障碍,这得益于贵园对全园师生学说普通话的一贯要求。在方言浓郁的小县,也只有部队幼儿园的普通话氛围最浓,孩子在这种氛围内,学会了较为标准的普通话,为他在社会上跟人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园内每逢节日均组织活动、安排节目,老师们不辞劳苦、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参加节目表演。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了自信,现在到了公众场合,也比以前大方多了。“三·八妇女节”上,老师组织了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孩子学会了感恩,能经常帮父母洗脚。每逢此时,我们都感动不已。
李园长听取家长们的建议,开设了经典阅读班,让孩子跟着其他小朋友一起读了《弟子规》《三字经》等童蒙养正的好教材,孩子从而初步了解了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幼儿园一直采用蒙氏教育理念,孩子在园内成长得很快乐。虽然园内没有提出“国学经典来育心”的理念,但孩子三年来逐步表现出“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思想特质。从小班到大班的三年时间内,各位老师细心、科学的指导,使孩子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地饮水,拒绝饮料;爱吃主食,拒绝垃圾食品;每晚自觉洗脸、刷牙、洗脚;能自己穿衣和叠被,睡前脱掉的衣服也能自己叠好放在枕头边上,显得很有条理;每次吃饭,尽量不掉饭粒,每顿饭,必将碗内的饭吃干净。这样的好习惯,使得偶尔来家做客的亲友看到孩子的表现都惊奇不已。
面对即将升入的小学,孩子没有任何畏惧情绪,总是自信满满地说:“不想(妈妈),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爱我们的!”亲友们都惊奇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的成熟,而我们却非常清楚:这是部队幼儿园的老师给了孩子足够的爱,孩子才充满了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们衷心感谢幼儿园的张中伟老师、李宏波老师、李倩老师、陈亚萍老师及教育过、关心过、帮助过孩子的所有老师!感谢李园长的辛勤工作,感谢李园长领导出这样出色的幼儿园!
在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代表我们全家送给幼儿园一束花,表达我们对幼儿园李鹏园长和所有教师的谢意,祝各位老师教师节愉快!
盼盼的妈妈
2011年9月6日
小奇傻不傻
任大霖
小奇是个聪明的孩子,功课也挺好,可是,有时候又有点傻乎乎的。
有一次,邻居阿婆送给小奇一块冰砖,嘱咐他:“快吃,孩子。”小奇把冰砖放在碗里,用小调羹尝了一口,啊,真好吃!这么好吃的东西,他舍不得吃掉,最好等妈妈回来,跟妈妈一起吃,你一口,我一口,多么开心!
小奇把冰砖放进柜里,坐在门口等妈妈。过了很久,妈妈才回来。小奇高兴地叫着:“妈妈,快吃冰砖,是邻居阿婆给我的。”他把冰砖拿来一看,愣住了。哪里还有什么冰砖!碗里只有小半碗牛奶哩!
妈妈过来一看,笑着说:“啊,冰砖早化了。傻孩子,你干嘛不自己吃呢?”
小奇抓着头皮说:“我光想着跟妈妈一起吃,忘了冰砖会化的。”
有一次,妈妈快下班的时候,天下起雨来。小奇正跟小朋友打羽毛球,他赶紧放下球拍,说:“我给妈妈送雨伞去。”
小奇拿了一把伞,跑到公共汽车站那儿,等妈妈回来。等了一辆又一辆,妈妈还没回来。
风,大起来了。
雨,密起来了。
小奇动也不动,等着等着,每来一辆车,就睁大眼睛瞧着车门。
等到第七辆,车门开了,妈妈从车上跳了下来。
“妈妈!”小奇跳起来,高声叫着:“雨伞,给你!”
妈妈接过伞,高兴地笑了。她打起伞,拉过小奇来,说:“好孩子,快回家。”
这时,妈妈忽然发现小奇的头发和身上都有点湿,而雨伞却是干的。她奇怪地问:“刚才,你为什么不打伞?”
小奇说:“伞是给你的。”
妈妈说:“你不能打着伞等我?傻孩子!”
小奇又抓着头皮说:“我光想着给妈妈送伞,忘了自己被雨淋了。”
小朋友,你说小奇傻不傻呢?
爱迪生孵小鸡
今天,我们来讲科学家爱迪生的故事。电灯、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是美国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