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学前卫生学电子版教材 > 第一 与健康(第2页)

第一 与健康(第2页)

(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而且积极情绪高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自尊、自信、自爱,有自知之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得到他人的尊敬、信任和欢迎。

(3)对未来的生活有明确的目标,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而且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

3。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社会适应良好的个体应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使自我与社会环境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关系。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如同窗、朋友、邻居、公民、职员、恋人、配偶、子女、父母等,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主要表现。

4。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主要是指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有辨别真假、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的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来约束和支配自己的言行。

道德健康是每个人应遵循的健康行为标准。个体的道德健康不仅要求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如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境等;而且还要求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健康负有责任,将维护和促进整个人群的健康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如为拯救他人的生命自觉履行公民献血义务;为维护他人健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吐痰和乱扔废弃物;有关从业人员不带病工作,不销售霉变、过期、假冒伪劣的商品,以避免给他人的健康生活带来危害;卫生监督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等等。反之,则会侵害他人的健康,是缺乏健康道德的表现。

(二)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

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012年10月由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了3—6岁儿童的健康发展目标。

身心状况

(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动作发展

(4)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5)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6)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7)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8)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9)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健康也是一个动态、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的概念。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判断个体是否健康。不能根据偶尔出现的健康或不健康表现来认定个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健康也是动态变化的。美国健康教育专家科纳千叶和尼克森曾于20世纪90年代就指出:“健康乃是有机体从良好健康至不良健康或从完好至疾病连续谱上所呈现的状态。”[4]人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维度往往是健康与疾病的成分共存的,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四、亚健康与人类健康状况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