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Ⅱ科研方案与报告
一、幼教科研方案
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
活动观察比较(研究计划)
课题名称: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研究
研究人员:××××××
协作人员:与幼儿、小学生有关的教师、家长
前言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幼儿园跟小学的衔接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习惯、作息制度等许多问题。根据小学低年级老师和家长反映,学生入学后学习负担和思想负担较重、健康状况下降、对小学学习生活不习惯的现象十分明显,儿童入学前后活动安排上的差别已成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上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拟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幼儿与小学一年级学生在24小时内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获得数量资料,为幼儿园与小学儿童活动安排的衔接问题提供依据。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在本区九所幼儿园大班幼儿中随机选择50余名幼儿,并从本区五所小学中选择50余名去年从这九所幼儿园中毕业、现在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小学生。与家长联系,排除一小部分由于其他原因使家长无法配合观察的对象。原则上,定为幼儿与小学生各40~45名。
研究方法:
1。观察内容为一天24小时内的全部活动内容。
2。儿童在幼儿园或小学内的活动情况由教师跟踪观察并做详细记录,在园外、校外活动情况由家长进行观察记录(记录草表附后)。
3。各个儿童的观察日期不统一定为哪一天,但是,对每一个儿童的观察,应由教师主动与家长联系,定为同一天进行。观察日子应排除休息日、幼儿园或小学组织半天以上校外活动的日子。
4。为了熟悉观察分类与要求,并形成及时记录的习惯,要求观察者特别是家长在正式观察前三天之内至少应试观察一小时以上。
儿童活动名称及归类标准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记录时间准确到分钟。
2。资料汇集后,先制成对比图表,然后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组织工作
1。课题由×××同志全面负责和协调。
2。由幼儿园或小学班主任根据抽取的对象与家长商量,落实观察事宜。
3。定于×月×日前全部收回观察记录资料。
4。观察表的印制与数据的分析处理由×××落实。
××××年×月×日×××
附
24小时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幻灯与图片在直观教学中效果比较的实验设计
(1981年)
上海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洪曾
1。课题:活动幻灯与图片这两种直观教具在幼儿直观教学中对教学效果有何不同影响
选择本研究课题的指导思想是: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途径。电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闸北区幼儿园开展电化教学的经验,发现活动幻灯(通过复合、抽拉、双镜头、移动等手段使幻灯形象之一部分或全部可以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画片大、色彩鲜明、图像活动……更能吸引幼儿,加深印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采用活动幻灯所需要的设备、片子的制作以及操作使用,经过努力也为一般幼儿园所可能。为了对活动幻灯究竟能否提高教学效果取得科学的论据,我们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