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国学读本电子版 > 第二专题 修身自强(第1页)

第二专题 修身自强(第1页)

第二专题修身自强

专题导读

修身与自强是中华民族久远的两个话题,历代先贤或身体力行,追求人品的完善,为世人津津乐道;或担当思想导师,谆谆善诱,引导后人提高心理素质和个人修养;或著书立说,形成诸多观点,丰富了我国的哲学思想。

修身是自强的基础,自强则是修身的终极目标。两者密切相连,又彼此独立,在人性的完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修身

修身是自强的基础,自强则是修身的终极目标。两者密切相连,共同推动完美人格的塑造。

1。《大学》一章

《大学》是儒家“四书”之首,作为入门读物,尤其注重思想引导。该书的核心思想是明德、惟物,主张日新月异的努力,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其书第一章就提出了儒家的总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后引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内修与外王的关系,并呼吁国家元首以至普通百姓都应当以修身为根本。本章对莘莘学子而言,确为一帖良药,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论语》二章

《论语》有关孔子及其学生修身的记载比较多,编选两篇:

《学而》。主张践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再去学习文化经典,旗帜鲜明地提出“先德后文”的观点,回答了“文化重要,还是道德重要”的问题。

《述而》。在道义和富贵之间,孔子倾向于道义,主张安贫乐道。这一观念对当前一些组织及个人只看金钱枉顾道义的现象有强烈的批判意义。

3。《孟子》二章

《孟子》也就修身做了一些讨论,编选两篇:

《公孙丑下》。以日食、月食类比人的过错,反对文过饰非,说明纠正错误之后还能获得人们的尊重。

《滕文公下》。主张知错即改,不要假借任何理由拖延。

4。《荀子》二章

《荀子》一书综合了战国时期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诸家的思想成分,发展了儒家学说。我们择取其中两章来管窥荀子有关修身的精深论述:

《修身》。将修身提到关系个人和国家安危的高度予以论述,指出君子应当有“遍善之度”,用以治气养心,修身自强,而达到骄富贵、重道义、轻王公的境界。

《性恶》。本文一反孟子性善说,提出“性恶”说。文章认为人天性本恶,但通过“师法之化,礼仪之道”可以矫正恶的天性。尤其是“涂之人可以为禹”,以及普通人只要“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就可以达到“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的境界,成为圣贤等观点的提出,对于鼓励引导人们改正错误,追求道德高洁有积极意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