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盘天平、勺子、舀子、滴管和镊子。
●碗、瓶子、装黄油的桶和杯子等容器。
●用来分类和储存的容器,如鸡蛋盒和清洁的有盖子的塑料小瓶。
●纸板的或泡沫塑料的餐盘,用来分类和混合物品。
●用来测量长度和质量的非标准化的工具,如计数器、大的金属垫圈和相互联结的立方体。
●科学发现日记和其他文字材料。
●清洁设备,如水桶、海绵、纸巾、垃圾盘和扫帚。
●大的新闻纸用来画表。
2。在科学发现区幼儿可以获得的关键经验
材料的物理属性幼儿探索、操纵工具和材料,发现材料的各种物理属性。
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探究幼儿借助于放大镜等工具进行更仔细的观察和更精细的实验。
观察与分类幼儿用感官探索该区角的自然事物和人造事物。在此基础上,幼儿会根据多种特征对物体进行归类和分类。
组织和交流观察与探究结果幼儿之间会相互分享或者与教师分享他们的观察与发现。
测量幼儿用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工具来测量和量化物体,包括幼儿操作和使用各种类型的天平。
3。发现区材料的储存和管理
幼儿需要许多自由、时间、设备和材料——适宜的保管使幼儿容易接近——幼儿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发现活动之中。用于储藏的空间必须精心的设计,以满足每个教室的不同建筑需要。有几种储藏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如放大镜、纸和天平应该放在外面,便于幼儿随时可以拿到,支持幼儿使用这些材料,鼓励幼儿发现这些器材更多的作用。架子、桌子和钉有木钉的板子,对这些储藏方式都比较方便易行。
有些材料可以储藏起来到使用时再拿出来。各种大小不同型号的有盖子的塑料储藏桶箱容易堆放,里面可以同时装各种不同的东西。加盖子可以保持物品的清洁,而各种不同的颜色又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可以把桶直接提供给幼儿,也可以用桶储存物品。塑料袋可以用来盛小物品。小桶、盒子和板条箱也很有用。
不管储存空间和容器的大小、形状如何,都应便于清洁、分类和贴上标签、花钱少而且便于幼儿使用和保持其有序性。架子上贴着标签的分类格、挂钩和储藏间都很有用。在为幼儿创建发现区时,还要考虑到如下问题:
●工作区域表面上杂乱但自由。
●在架子、桌子或地板上留出空间让幼儿操作材料,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
●所用的区域应容易打扫清洁。瓷砖地板比铺上地毯的地板更方便。清洁材料要事先准备好。对突发事件的责任和正常事件一样,是科学训练的一部分。
●可以用水槽或特殊的容器盛水,但也不一定总需要。给幼儿准备水可以减少幼儿从卫生间运水。
幼儿在科学发现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是经过他们的思考后选择的。大部分材料是坚固耐用的,可以像教室里的其他材料一样予以保管。一些物品(如磁铁),则需要用特殊的方式保管。如果某种材料需要特殊保管,那么,在引入这种材料时,就应该讲清楚,这种信息也一定要让幼儿知道。
4。保持发现区的安全
在科学发现中使用的材料之所以要挑选,首先是考虑到要保证幼儿的安全,不仅要保证使用这些材料的幼儿的安全,还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幼儿园阶段在科学区探究的安全感和愉快经历,有助于他们今后在学校阶段学习和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和对科学活动的热爱。
为此,教师要设法保证幼儿规范适宜的、安全的行为,避免幼儿受到意外的伤害,保证场地的安全,不让幼儿活动时过于拥挤。在每一次新材料引入时,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讨论相关的安全规则。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行为要给予明确的限定,使幼儿能安全地操作材料并与材料相互作用。幼儿必须受到保护,但教师需要把握介入的时机,在他们专心致志地自由发现时,在安全允许的情况下,不要过多地打扰他们的探究。